期刊文献+

古籍整理中训诂的应用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最近,中央号召抓紧古籍的整理,这是一件具有巨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整理古籍,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逸和辨伪,以便古为今用,这些工作,都与训诂学的运用有密切关系。训诂与校勘我国的古书,在唐代以前,没有雕版印刷,全靠手抄行世。这些手抄本,文字常有讹误、衍脱,加之抄书的人水平不一,其所根据的本子也时有差异,这就需要校定。晚唐以后,发明了雕版印刷,于是产生了版本问题。版本不同,也就难免有文字讹误、衍脱等毛病。加上古代学术各有师承。师承各殊,虽然同说一经,文字亦有异同,其分章断句,也往往很不一致。东汉以后,以注附经,又出现了经注混淆的现象,或注误入经,或经混入注。这些也都要校勘,才便于后学阅读。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5期93-99,共7页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Humanity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4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