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意识的回归与强化及其对张承志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于张承志近两年来的创作,议论颇多,众说不一。但人们异口同声:张承志在变。是的,他是在变。因为住他胸中交织着、升腾着一股强大的奋进力量,一股倔强的追求精神、一股自觉的民族意识。这力量、这精神,这意识,使他激动不已,使他不得安宁,驱使他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一个作家的创作思想是很复杂的,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张承志也不例外。所以,要分析。
作者
白崇人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1987年第2期77-80,共4页
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关键词
张承志
民族意识
回族历史
民族生
创作风格
精神支柱
民族性格
作品
个性特征
回归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1
降边嘉措.
史诗研究与民族文学[J]
.民族文学研究,1988,6(4):55-60.
被引量:3
2
李小玲.
张承志创作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56-62.
被引量:1
3
李洋.
边缘世界:小说视野的现代转向——张承志小说的几点启示[J]
.当代文坛,1988(5):3-8.
被引量:2
4
颜纯钧.
张承志和他的地理学文学[J]
.文学评论,1987(1):51-58.
被引量:8
5
本刊召开张承志作品讨论会[J]
.民族文学研究,1987,5(2):96-96.
被引量:1
6
张承志.
我所理解的民族意识[J]
.民族文学研究,1987,5(5):3-4.
被引量:20
7
何向阳.
英雄主义的重铸——张承志创作精神管窥[J]
.文学评论,1990(3):154-156.
被引量:3
8
杨继国.
人性生辉的神性世界——论张承志的小说近作[J]
.宁夏社会科学,1990(2):89-95.
被引量:1
9
赵玫.
自新大陆——关于张承志小说的民族意识[J]
.当代作家评论,1987(5):4-7.
被引量:7
10
云阳.
西北回族人民的一段心史——读《黄泥小屋》[J]
.小说评论,1986(2):62-6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刘剑平.
试论张承志小说的民族情结[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23(4):71-74.
2
容本镇.
北方大陆:永恒的精神家园──张承志小说论之一[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2):73-75.
被引量:4
3
赵坤.
“被唤醒”的民族意识与“寻根”定位——论1980年代中后期张承志主体意识的建构[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6):82-87.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张同庆.
自我实现的历程——张承志论之一[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2):47-51.
被引量:1
2
雷前虎.
论张承志小说创作主体身份的嬗变——从《金牧场》改写谈起[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1-2.
被引量:1
3
王敦.
焦灼叙述:张承志与东西小说创作民间审美比较[J]
.青海民族研究,2010,21(4):168-172.
被引量:2
4
陶晶.
在异质道德观中寻求平衡——解读张承志小说《黑骏马》[J]
.作家,2009,0(16):22-23.
被引量:1
1
艾煊.
广泛的借鉴有利于更快的提高[J]
.当代外国文学,1986,7(1):166-167.
2
易水.
走太行[J]
.解放军生活,2007,0(4):2-2.
3
朱世忠,王佐红.
坚守和融合使“花儿”独具魅力[J]
.共产党人,2009(7):50-51.
4
谢欣.
悲剧的性格 悲剧的人生——读王蒙长篇近作《活动变人形》[J]
.小说评论,1986(5):34-39.
被引量:3
5
叶启橡.
留住真情[J]
.晚报文萃,2003,0(9):1-1.
6
白恩杰.
土地上的民族:我和诗(创作谈)[J]
.回族文学,2012(6):44-44.
7
胡炳章.
生命的沉重与执著─—土家族作家张心平小说集《岁月之磨》侧评[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9(4):83-85.
8
孙健忠.
丢掉“万能不变”的尺子[J]
.民族文学研究,1985,3(4):26-27.
9
王锋.
纵写横写写不尽一个“情”字——评易卜拉欣·何克俭的《新月恋》[J]
.朔方,1995,0(10):62-64.
10
晓雪.
让全世界都听见我们的歌唱——新中国五十年的少数民族诗歌创作[J]
.民族文学,1999(3):80-89.
被引量:2
民族文学研究
198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