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计量的语言态对比研究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载《两汉汉语研究》,程湘清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257页。
作者
许国璋
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年第1期58-59,共2页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关键词
对比研究
《史记》
语法特点
汉语研究
山东教育
言态
出版社
《左传》
《史》
司马迁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5
1
何乐士.
专书语法研究的几点体会[J]
.高校教育管理,1999(1):4-15.
被引量:16
2
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
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2):8-16.
被引量:300
3
陈瑞端,汤志祥.
九十年代汉语词汇地域分布的定量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1999(3):10-18.
被引量:23
4
孟悦.
目前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
.现代外语,1993,16(1):1-6.
被引量:16
5
沈榕秋.
谈汉语方言的定量研究[J]
.语文研究,1994(2):45-52.
被引量:9
6
李兆麟.
汉语计量研究初探——兼评《现代汉语频率词典》[J]
.辞书研究,1989(1):116-123.
被引量:6
7
洪成玉.
一部富有特色的汉语断代研究论集——读《先秦汉语研究》[J]
.语文研究,1984(4):40-41.
被引量:1
8
唐钰明.
定量方法与古文字资料的词汇语法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0(4):106-109.
被引量:8
9
苏新春.
同形词与“词”的意义范围──析《现代汉语词典》的同形词词目[J]
.辞书研究,2000(5):29-38.
被引量:12
10
苏新春.
《现代汉语词典》对异形词的整理及对当前词汇规范的启示[J]
.语言文字应用,2001(3):88-94.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
1
程湘清.
汉语史断代专书研究方法论[J]
.汉字文化,1991(2):34-41.
被引量:12
2
苏新春.
汉语词汇定量研究的运用及其特点——兼谈《语言学方法论》的定量研究观[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1(4):135-14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艾红娟.
专书复音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齐鲁学刊,2008(3):128-131.
2
刘云.
汉语词汇统计研究述评[J]
.汉语学习,2009(1):62-69.
被引量:6
3
宋琳.
晋代偏正式复音新词系统的特征和产生规律初探[J]
.东岳论丛,2011,32(1):160-164.
4
杜丽荣.
谈谈古汉语专书语言研究的几个问题[J]
.学术界,2011(12):119-124.
被引量:1
5
熊文新.
与自然语言查询表述相关的词语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7):115-121.
被引量:1
6
朱志平.
汉语二语教学中词汇计量的维度[J]
.语言文字应用,2013(2):90-98.
被引量:4
7
周文德.
古汉语同义词的认定方法[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3):92-96.
被引量:6
8
冯征霞.
汉语史研究中的数据统计法[J]
.汉字文化,2016(4):49-51.
9
刘志生.
魏晋南北朝墓志偏正式双音词考察[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7,17(5):53-58.
10
谢梦雅.
《聊斋俚曲》中“给”字句考察[J]
.现代语文,2018(1):102-106.
被引量:1
1
程湘清.
汉语史断代专书研究方法论[J]
.汉字文化,1991(2):34-41.
被引量:12
2
张德禄.
《英语文体学教程》评述[J]
.山东外语教学,1991,12(3).
3
文贝武.
精微深入的探索 卓然可喜的突破——评高更生《汉语语法专题研究》[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4,11(1):37-40.
4
王籣.
“排忧解难”和同形词语[J]
.咬文嚼字,2003,0(12):29-30.
5
季石.
《王力文集》全部出齐[J]
.语文建设,1992(12):43-43.
6
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第五届评奖工作结束[J]
.语文建设,1993,0(12):24-24.
7
凌希.
《语言的美和美的言语》述评[J]
.当代修辞学,1984(4):37-38.
8
《中国语言学》简介[J]
.古汉语研究,2008(3):20-20.
9
李行健.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不应半途而废——努力扩大拼音应用范围,在实践中普及完善汉语拼音[J]
.语言文字应用,2013(S1):42-43.
10
华东地区第六届外语教学研讨会会议纪要[J]
.山东外语教学,2009,30(6).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