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楼梦》的民俗学价值及在文学上的意义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文艺民俗学的方法研究《红楼梦》,目的在于:深入了解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民俗史料价值;认真研究作者如何运用民俗进行艺术创造的宝贵经验;并由此探索文学创作的共同规律。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对《红楼梦》的欣赏和阅读水平,深刻理解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真正的历史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总结曹雪芹这方面独到的创作经验,加以继承发展,为我们今天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学艺术服务。
作者
叶丽娅
出处
《思想战线》
1987年第1期55-62,41,共9页
Thinking
关键词
民俗特征
民俗学价值
史料价值
民俗事象
婚姻习俗
红楼梦
民俗生活
满族
曹雪芹
民族特色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72
1
黄文熙.
中秋民俗与《红楼梦》人物刻画[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8-109.
被引量:2
2
黄海艳.
《红楼梦》中贾府两次元宵夜宴的比对分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4):55-56.
被引量:2
3
胡文彬.
历史的剪影——《红楼梦》与中国民俗文化[J]
.红楼梦学刊,1998(1):126-144.
被引量:8
4
严明.
《红楼梦》风俗描写的特点[J]
.红楼梦学刊,1998(4):138-147.
被引量:7
5
高国藩.
《红楼梦》中的谜语[J]
.红楼梦学刊,1984(1):244-268.
被引量:7
6
黄明成.
一只“灯谜”的启示——读《红》漫笔[J]
.红楼梦学刊,1980(3):85-90.
被引量:1
7
杜景华.
《红楼梦》的叙事流年及其隐寓探考[J]
.红楼梦学刊,1991(4):165-186.
被引量:3
8
秦淮梦.
也谈《红楼梦》中的“斗草”[J]
.红楼梦学刊,1988(3):14-16.
被引量:2
9
伊藤漱平,籐重典子.
《红楼梦》里的“斗草”游戏[J]
.红楼梦学刊,1986(3):235-238.
被引量:2
10
邓云乡.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诸礼非满洲礼仪辨——与赵冈先生商榷[J]
.红楼梦学刊,1982(1):207-22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张晓红.
《红楼梦》岁时节日研究述评[J]
.红楼梦学刊,2012(4):114-133.
被引量:6
2
李丽霞.
《红楼梦》岁时节令描写的文学功能研究综述[J]
.红楼梦学刊,2013(2):217-231.
被引量:1
3
王霄冰.
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J]
.民间文化论坛,2021(2):81-9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李丽霞.
《红楼梦》岁时节令描写的文学功能研究综述[J]
.红楼梦学刊,2013(2):217-231.
被引量:1
2
李雨泽.
《红楼梦》中的游戏活动及其文学功能研究综述[J]
.红楼梦学刊,2014(2):294-312.
3
罗青青,刘相雨.
论《红楼梦》中的中秋节意象[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9):124-126.
4
李晨.
礼之用——电影《红楼梦》中的礼仪文化研究[J]
.芒种(下半月),2017,0(1):96-97.
5
张彩丽.
中国古典小说对元宵节的描写及原因探讨[J]
.长城,2013,0(03X):107-108.
被引量:1
6
刘倩.
明清时期“刀马人”纹样的发展分析[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7):53-54.
7
李向振.
中国民俗学研究2021年度报告[J]
.民间文化论坛,2022(2):20-33.
被引量:1
8
刘立.
关于名著《红楼梦》中灯谜的研究[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4):86-90.
9
王静.
民俗文化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意义新探[J]
.中国民族博览,2023(10):24-26.
10
安奇贤,魏琳.
民族民间文学和舞蹈的交融及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例[J]
.甘肃高师学报,2024,29(1):63-68.
1
段娜娜.
从民俗的特征看传统邻里关系到社区邻里关系的变迁——以包头二里半地区城中村改造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2):290-291.
2
徐刚,张和勇.
“轮椅骑士”的婚礼[J]
.中国残疾人,2005,0(11):53-53.
3
卢冬红.
十年谋一戏感想点滴[J]
.剧影月报,2007(4):48-49.
4
邱萍.
从习惯法角度阐释侗族“款”的社会控制功能[J]
.黑龙江史志,2010(21).
被引量:1
5
马乐群.
与时俱进的银川回族民俗[J]
.共产党人,2008(8):54-55.
6
余逸群.
民俗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
.北京观察,2005,0(7):46-48.
7
叶智昌.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15,7(34):224-224.
8
张紫晨.
《山海经》的民俗学价值[J]
.思想战线,1984,10(4):78-85.
被引量:4
9
孙勇.
说“众”议“人”[J]
.剧影月报,2009(3):200-200.
10
马林英.
凉山彝族民间舞蹈与民俗[J]
.贵州民族研究,1991,11(1):94-96.
被引量:3
思想战线
198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