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蔡尚思同志孔子观的商榷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86年6月,蔡老以《孔子一生都尚礼》为题发表于《哲学研究》。从这篇文章的命题看,他以孔子一生尚礼来说明礼是孔子思想核心,反过来说,不是其核心的范畴孔子就未必一生都尚。我认为,这样说的本身就是可以商榷的,因为他没有把仁、礼。
作者
罗祖基
机构地区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哲学研究》
1987年第7期81-81,共1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孔子思想体系
尚礼
明礼
不可分割
孔子观
思想核心
蔡尚思
商榷
中庸
哲学研究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1
张岱年.
孔子与中国文化[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1):2-7.
被引量:12
2
郭碧波.
孔子思想核心的再认识[J]
.哲学研究,1985(9):45-48.
被引量:4
3
方延明.
“仁”与“礼”不等于孔子思想的“内容”与“形式”[J]
.社会科学研究,1985(2):88-89.
被引量:4
4
杜任之,高树帜.
孔子“仁”学精华是哲学人类学[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2(2):1-11.
被引量:2
5
王先进.
对孔子认识意见纷歧的所在[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1(3):33-41.
被引量:2
6
金景芳.
关于孔子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哲学研究,1979(11):41-43.
被引量:6
7
《齐鲁学刊》一九八四年总目录[J]
.齐鲁学刊,1984(6):127-130.
被引量:4
8
赵吉惠.
论孔子天命观的伦理性质[J]
.齐鲁学刊,1984(3):42-45.
被引量:4
9
何克让.
论孔子的“患不均”思想[J]
.江汉论坛,1983(3):74-78.
被引量:3
10
蔡尚思.
孔子思想问题的百家争鸣[J]
.哲学研究,1983(2):72-7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李果仁.
近十年孔子研究观点介述[J]
.东南文化,1991(5):24-29.
2
李伟哲.
儒家《四书》中的“时中”智慧——基于伦理学角度的分析[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2):32-35.
3
陈科华.
显学缘何不热——为20世纪“中庸学”之落后把脉[J]
.社会科学家,2000,15(2):24-28.
1
刘波.
尚礼[J]
.中华儿女,2013(1):96-96.
2
刘汉俊.
尼山的月光(观天下)——再读孔子[J]
.山海经(想象作文)(下),2014,0(12):25-27.
3
白长虹.
试论周代交往尚礼的观念[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0(3):49-51.
4
杨卉.
试论孔子之礼——《论语》中的礼态度[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3):46-47.
被引量:2
5
刘书正.
先秦儒家礼学思想解读[J]
.管子学刊,2012(3):39-42.
被引量:5
6
蔡尚思.
孔子一生都尚礼[J]
.哲学研究,1986(6):41-45.
被引量:9
7
李桂茂.
芸生尚礼安天下[J]
.诗词月刊,2015(2):61-61.
8
王会斌.
论先秦儒家无厚葬久丧观念[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6):68-71.
被引量:2
9
史中兴.
尚礼不如制度硬[J]
.学习博览,2012(6):49-49.
10
赵春燕.
荀子治国思想述略[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0):51-53.
哲学研究
198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