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红学之树长青——钗黛优劣之争的启示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光绪年间两位挚友论钗黛优劣,一言不合,几挥老拳的故事,知道的人已经很多了。而知道这则掌故的人,恐怕又都曾不止一次地向别人转述过。事过百年,至今我们还听到读者乐于谈论它,评论家乐于引证它。人们用它来说明红楼人物塑造之成功、作者之不可企及。见到有材料证明别人之不可企及,自己心中就十分高兴;传播这种证明别人之不可企及的材料。
作者
杨光汉
出处
《红楼梦学刊》
1986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关键词
红楼梦
红学观
曹雪芹
人物塑造
薛宝钗
钗黛合一
启示
光绪年间
贾宝玉
林黛玉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6
1
俞平伯.
《红楼梦》中关于“十二钗”的描写[J]
.文学评论,1963(4):19-56.
被引量:14
2
编者的話[J]
.文史哲,1954(2):10-10.
被引量:2
3
李庆信.
一个主观化的“复合人”幻影——可卿为钗黛“合影”说新解[J]
.红楼梦学刊,1992(1):27-46.
被引量:6
4
王承先.
从薛林形象的对比塑造看曹雪芹的艺术构思[J]
.红楼梦学刊,1988(3):53-68.
被引量:2
5
孙虹.
黛玉宝钗形象的原型意义[J]
.红楼梦学刊,1997(3):46-55.
被引量:9
6
陈维昭.
“钗黛合一”与“意淫”:主体性的消解[J]
.红楼梦学刊,1995(2):123-136.
被引量:3
7
张国光.
对1954年《红楼梦研究》批判的深层反思[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6(4):41-47.
被引量:2
8
郝亦民.
因情成幻 借幻说法——《红楼梦》的阴阳两仪哲学观和钗黛合一意象美[J]
.晋阳学刊,1990(3):90-94.
被引量:1
9
陈文新.
扬黛抑钗倾向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J]
.红楼梦学刊,1994(1):73-81.
被引量:2
10
朱伟明.
两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宝钗形象及其文化意义[J]
.红楼梦学刊,1994(1):155-166.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3
1
于雷.
红楼少女的青春咏叹调[J]
.红楼梦学刊,1989(1):113-132.
2
辛欣.
“钗黛合一”评议[J]
.红楼梦学刊,2006(3):321-345.
被引量:8
3
张惠.
当代美国红学界右钗右黛之文化思辨[J]
.中国文化研究,2013(4):30-4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张颖帅.
论薛宝钗人格的复杂性[J]
.长治学院学报,2006,23(6):69-72.
被引量:1
2
张惠.
夏志清红学研究刍议[J]
.红楼梦学刊,2014(2):65-83.
被引量:6
3
周悟拿.
钗黛实为同根生——从原型批评理论看“钗黛一体”[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3):94-98.
被引量:2
4
陈传坤.
《红楼梦》版本“二元论”诠考——以第五回“悲金悼玉”与第二十二回宝黛钗谜诗为中心[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4,23(2):10-21.
5
周长艳.
钗黛形象与“兼美”理想[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7):21-22.
被引量:2
6
陈超.
《红楼梦》钗黛二美的象喻符号探微——兼论闺阁中女性诗化的自我表达[J]
.社会科学论坛,2018,0(3):135-157.
被引量:2
7
武迪.
论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华人学者的红学研究[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8(3):48-57.
被引量:2
8
丁蕾.
读《红楼梦》看人物形象塑造的同而不同[J]
.华夏教师,2018,0(32):88-89.
9
胡欣裕.
浅议《钱钟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中的《红楼梦》札记[J]
.红楼梦学刊,2019(6):89-106.
10
王怀义.
兼美作为方法——中国文化兼性智慧视域中的《红楼梦》[J]
.江海学刊,2022(1):249-254.
被引量:2
1
张晓磊.
鲁迅红学研究综述[J]
.红楼梦学刊,2013(2):291-311.
被引量:3
2
沈新林.
试论《红楼梦》中的“兼美”形象[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2):130-135.
被引量:2
3
涂小丽.
脂批中的“幻笔”是理解“钗黛合一”的关键所在[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4):16-19.
4
赖振寅.
“钗黛合一”美学阐释(之四)[J]
.红楼梦学刊,2007(5):307-325.
被引量:1
5
陈石.
《“钗黛合一”新论》[J]
.红楼梦学刊,1985(4):163-164.
6
邓庆佑.
回忆与悼念——兼谈何其芳同志的《红楼梦》研究[J]
.红楼梦学刊,1988(4):313-333.
被引量:4
7
读者来信[J]
.侨园,2015,0(8):53-53.
8
吴定宇.
巴金与《红楼梦》[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6(1):98-107.
被引量:8
9
赖振寅.
“钗黛合一”美学阐释(之一)[J]
.红楼梦学刊,2005(6):184-203.
被引量:1
10
程建忠.
“钗黛合一”新论[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2-33.
被引量:2
红楼梦学刊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