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的提出和发展过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毛泽东同志的“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著名论断,已经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写入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是半个多世纪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论断在我国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就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作者
马连儒
姚维斗
于俊道
机构地区
人民出版社党史编辑室
出处
《求索》
1984年第1期54-56,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老虎
反动派
提出和发展
帝国主义
毛泽东同志
工会
罢工
英帝国
恽代英
原子弹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1
1
陆善怡.
毛泽东关于“纸老虎”战略思想的形成及意义[J]
.山东社会科学,1999(3):66-68.
被引量:1
2
姜平.
邓中夏大革命时期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J]
.近代史研究,1981(2):79-93.
被引量:3
3
毛宇.
苏刊发表署名文章介绍邓中夏[J]
.国外社会科学,1983(11):73-73.
被引量:2
4
陈明远.
“纸老虎”的由来[J]
.同舟共进,2008(7):61-61.
被引量:1
5
吴宝春.
不怕“虎”的人——“纸老虎”论断的来龙去脉[J]
.党史纵横,1993(3):15-16.
被引量:1
6
钟建言.
何时提出“纸老虎”[J]
.党建,1992(1):36-36.
被引量:1
7
过家鼎.
关于“纸老虎”和“精神文明”的译法[J]
.上海翻译,2005(1):55-55.
被引量:28
8
徐方平.
蔡和森与一九二四年广州商团事变研究[J]
.中共党史研究,2005(2):90-96.
被引量:3
9
沙健孙.
恽代英先于毛泽东提出"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论点说明什么?——读史随笔[J]
.中华魂,2004(6):64-64.
被引量:1
10
《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引证文献
3
1
徐方平,金飞.
蔡和森与恽代英的“纸老虎”理论辨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2):109-115.
被引量:4
2
顾友谷.
工人运动视野下邓中夏“纸老虎”观点探析[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34(3):77-84.
被引量:1
3
邓红,张智超.
近代以来“纸老虎”概念的渊源流变、话语构建和多重运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8(3):134-1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顾友谷.
工人运动视野下邓中夏“纸老虎”观点探析[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0,34(3):77-84.
被引量:1
2
刘海军.
工人运动的背叛者: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工贼的认识与斗争[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6(2):22-29.
被引量:1
3
牛一凡.
“谁是我们的敌人”:中国革命中“反动派”概念之生成[J]
.苏区研究,2023(1):116-128.
被引量:1
4
张晓东.
恽代英为什么令毛泽东念念不忘[J]
.中国青年,2023(4):34-39.
5
邓红,张智超.
近代以来“纸老虎”概念的渊源流变、话语构建和多重运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8(3):134-144.
被引量:1
6
张智超,邓红.
新文化史视域下中共革命史研究的十大议题[J]
.中共党史研究,2023(4):122-139.
被引量:1
1
梁妍慧.
深化问责研究 建设责任政府[J]
.理论视野,2009(3):18-20.
被引量:3
2
沈义祥,郑立新.
我国依法行政的特点[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42-44.
3
张绍峰.
新时期工会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
.当代矿工,1993(3):32-33.
4
陆云彬.
关于实事求是问题研究概述[J]
.理论与现代化,1990(12):35-38.
5
张公武.
谈观念更新[J]
.思想政治课教学,1992,0(10):2-4.
6
张素蓉.
“第三条道路”的解析与启示[J]
.社科纵横,2011,26(11):53-55.
被引量:1
7
崔广华,陈绍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发展[J]
.江海纵横,1998,0(5):5-7.
8
张素蓉.
“第三条道路”的解析与启示[J]
.长江论坛,2011(4):9-12.
被引量:1
9
王仲清.
为人民服务理论的提出和发展[J]
.党建研究,1994(11):24-26.
10
赵玉虎.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浅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88(2):31-34.
求索
198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