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学刊》
1984年第4期40-47,共8页
Seeking Truth
同被引文献34
-
1薛富兴.关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2):31-35. 被引量:5
-
2曾祖荫,来非时.关于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构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1):98-105. 被引量:5
-
3皮朝纲.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3):45-53. 被引量:18
-
4毛宣国.宗白华的意境理论及启示[J].求索,1998(3):94-98. 被引量:16
-
5王建疆.庄子修养美学的范畴及其影响——中国古代修养美学论纲之二[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4(6):35-39. 被引量:1
-
6刘承华.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J].学术界,1997(3):93-96. 被引量:18
-
7张永祎.论意境的美学特征[J].天津社会科学,1986(1):71-76. 被引量:2
-
8刘纲纪.中西美学比较方法论的几个问题[J].文艺研究,1985(1):9-12. 被引量:8
-
9李欣复.中国美学范畴史述略(一)[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2(2):26-31. 被引量:4
-
10廖仲安,刘国盈.释“风骨”[J].文学评论,1962(1):1-12. 被引量:25
二级引证文献8
-
1牟娟.25年来中国大陆中国美学史研究综述[J].南平师专学报,2007,26(1):76-82. 被引量:2
-
2邓心强.近30年“虚实”范畴研究述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95-101. 被引量:3
-
3曹英,陈玮.武术套路演练的美学特征[J].科技信息,2008(22):188-188. 被引量:3
-
4邓心强.古代文论中“虚实”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1):114-117.
-
5曹英.武术套路演练的美学特征[J].搏击(武术科学),2004,1(2):54-57. 被引量:1
-
6于永森.古代美学研究30年[J].滨州学院学报,2011,27(1):51-53.
-
7刘忠义.当代书法美学范畴神采与形质研究及展望[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22-25.
-
8黄春媛.虚实相生的声乐美学特质研究[J].音乐创作,2016,0(8):122-124.
-
1陈伟.文艺典型的美学性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6(2):127-130. 被引量:1
-
2胡垲.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的一些看法——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9(3):42-49.
-
3映白.“文学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1(3):21-25.
-
4辉之.关于文艺社会学研究的资料[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26-26.
-
5关于人性论、文学的审美本质和潜意识问题的讨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3(3):21-21.
-
6张兵.试谈贾宝玉形象的社会性质与美学性质之关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2(3):56-60.
-
7贺铭华.试论生活丑的艺术价值[J].学习与探索,1982(6):97-102.
-
8黄海澄.社会美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9(2):58-66.
-
9刘仁圣.文艺的审美本质与社会功能[J].江西社会科学,1991,11(4):73-77.
-
10张少康.论意境的美学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0(4):50-61. 被引量: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