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
被引量:
3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体用是足以表现中华民族理论思维方式特点的范畴之一。它是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产物。体用范畴的基本涵义有二:一是实体和作用、功能、属性的关系(?)是本体(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哲学中,围绕着体用范畴展开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错综复杂的斗争,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思维经验和教训。
作者
方克立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1984年第5期185-202,共18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关键词
中国哲学
体用不二
本体论
唯心主义者
体用观
哲学范畴
唯物主义哲学家
形而上学
体用关系
中国古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2
引证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165
同被引文献
272
1
高永亮.
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核心与精髓: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思想体系构成及内在逻辑[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38-49.
被引量:1
2
郭亮.
家国关系:理解近代以来中国基层治理变迁的一个视角[J]
.学术月刊,2021,53(5):96-105.
被引量:26
3
潘立勇.
朱子理学美学与德国古典美学之比较[J]
.文艺研究,2001(3):56-64.
被引量:1
4
王杰.
走出理学:明清之际的两股主流思潮[J]
.理论前沿,2001(14):13-15.
被引量:1
5
陈旭麓.
论“中体西用”[J]
.历史研究,1982(5):39-55.
被引量:38
6
蒋海怒.
僧肇对玄佛体用论枪的扬弃[J]
.人文杂志,1999(4):21-24.
被引量:2
7
秦晖.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下)[J]
.社会学研究,1999(4):116-123.
被引量:30
8
邱泽奇.
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J]
.社会学研究,1999(3):84-94.
被引量:61
9
季羡林.
对21世纪人文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J]
.文史哲,1998(1):8-17.
被引量:25
10
何中华.
“科玄论战”与20世纪中国哲学走向[J]
.文史哲,1998(2):6-16.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37
1
尚建飞.
由“用”通达“体”:老子之道的诠释路径刍议[J]
.老子学刊,2022(2):3-21.
2
蒋炎洲.
从体用观看佛经中的美术理论——评《汉唐汉译佛经美术理论》[J]
.宏德学刊,2021(1):259-266.
3
明月,代晓媛.
《般若无知论》体用关系新释——《梦庵和尚节释肇论》研究[J]
.中国佛学,2023(1):244-256.
4
于向东.
敦煌石窟经变组合与佛教体相用观念的关联——以莫高窟第76窟南北壁的观音题材经变为中心[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0(1):129-139.
5
陈丽君,童雪明.
科层制、整体性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革[J]
.政治学研究,2021(1):90-103.
被引量:59
6
朱璟.
本体—工夫—境界:论中西比较视域下宋明理学美学的话语建构[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1(2):425-436.
被引量:1
7
郭镇海.
中西碰撞中的文化选择——析“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4):71-75.
被引量:2
8
于惠玲.
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论方克立教授对综合创新文化观的阐扬与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5):76-82.
被引量:3
9
本刊记者.
探索中、西、马三“学”的综合创新之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克立[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11-20.
被引量:12
10
李雪姣.
论王弼《论语释疑》的体用结合特点[J]
.文教资料,2013(31):62-64.
二级引证文献
165
1
张凌.
体认翻译学与知识翻译学考辨[J]
.语言教育,2023,11(4):81-89.
被引量:1
2
明月,代晓媛.
《般若无知论》体用关系新释——《梦庵和尚节释肇论》研究[J]
.中国佛学,2023(1):244-256.
3
李永乐,翟双庆.
中医五脏理论文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299-1306.
被引量:7
4
武兆雨.
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探索[J]
.汉字文化,2022(23):43-45.
5
金纾.
传统文化主题创意产品的设计思维研究——以伏羲女娲液体香薰瓶为例[J]
.创意设计源,2024(1):64-69.
6
张慧,朱庆峰,杨广芬,林英.
新财经背景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示范课程团队建设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4):101-103.
7
屈小爽.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培育研究——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121-124.
被引量:4
8
王文江,王超.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述评[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6):124-127.
9
李星.
哲学观及哲学研究走向探微[J]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5):15-16.
10
李荟芹.
近三十年来“中体西用”研究[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5):123-128.
被引量:1
1
郑家栋.
评熊十力的体用观[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25(6):19-25.
被引量:1
2
柯金泰,黄澄河.
论曾国藩“体用观”的演变[J]
.学术月刊,1984,16(3):44-50.
3
景海峰.
试论熊十力的体用观[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2(3):100-110.
被引量:1
4
丁祯彦.
王夫之“体用不二”的方法论意义[J]
.船山学刊,1993(1):93-102.
被引量:1
5
力涛.
宋代以前体用范畴的历史演变[J]
.学术论坛,1991,15(3):42-45.
被引量:3
6
李武林.
批判“四人帮”奉行的实用主义哲学[J]
.文史哲,1978(3):3-10.
7
叶立煊.
也谈形而上学的两个问题[J]
.学术研究,1983(4):26-28.
8
韦维.
纪念熊十力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J]
.江汉论坛,1986(3):39-40.
9
杨宪邦.
论退溪学的体用观[J]
.社会科学战线,1987(4):71-76.
被引量:2
10
李海兵.
熊十力体用思想的现代性思考[J]
.重庆社会科学,2004(3):58-60.
中国社会科学
198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