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比喻相异点的句法实现——谈“大”、“小”修饰名词性喻体的一种功能 被引量:4

Syntactic representations on metaphorical dissimilarities:functions of"big/small"as modifier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比喻的构成可以从意义要素和形式成分两个角度进行考察,相异点是比喻构成的意义要素,包括描述性相异点和程度性相异点。相异点在语言形式上一般是默认的,但有时也使用显性的形式手段表达,用"大"、"小"作喻体定语就是表达程度性相异点的常见手段。相异点显性表达手段的使用有它独特的语用价值,反映说话人的意愿、评价或感受,可以提高比喻的典型性。 Metaphorical elements can be discuss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orm and meaning.This paper shows that Da or Xiao(big or small),as a modifier,is often used as a represention expressingdissimilarities on metaphor.This syntactic measure has its special interpretation pragmaticaly inChinese contexts.
作者 陈青松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4-322,共9页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比喻 喻体定语 意义要素 “大” “小” syntactic representation metaphor dissimilar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二级参考文献23

共引文献88

同被引文献34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