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崇高是个古老的美学范畴。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公元213—273)是西方美学史上崇高论的首倡者。他在《论崇高》一文中,就广泛涉及到崇高的对象、特征、类型、效果等实质性问题。他认为:崇高的对象是壮观的宇宙;崇高的特征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奇特的;至于崇高的类型,他虽未从理论上进行概括,但却从自然的崇高现象中予以验证:就天体而言,有“日月星辰”
作者
王明居
出处
《文艺研究》
1984年第3期82-84,共3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朗吉弩斯
崇高现象
美学范畴
西方美学史
数学
力学
宇宙
古罗马
康德
车尔尼雪夫斯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J0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1
杜丹,陈霖.
与“物”交融:技术具身理论之于传播学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3):82-86.
被引量:19
2
孙玮.
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
.国际新闻界,2018,40(12):83-103.
被引量:317
3
刘洁.
航拍纪录:放眼看见的意味[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1):115-118.
被引量:15
4
陈榕.
西方文论关键词:崇高[J]
.外国文学,2016(6):93-111.
被引量:36
5
刘蒙之,刘战伟.
“上帝之眼”看中国: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生产创新与价值内涵[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0):112-114.
被引量:10
6
吴炜华.
先锋纪录片的文化谱系:从伊文思到罗恩·弗里克[J]
.当代电影,2018(11):78-82.
被引量:5
7
刘海龙,束开荣.
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7(2):80-89.
被引量:227
8
彭兰.
智能时代人的数字化生存——可分离的“虚拟实体”、“数字化元件”与不会消失的“具身性”[J]
.新闻记者,2019,0(12):4-12.
被引量:123
9
芮必峰,孙爽.
从离身到具身--媒介技术的生存论转向[J]
.国际新闻界,2020,42(5):7-17.
被引量:133
10
谭光辉.
叙述快感和叙述痛感:存在感和情感的现象学前提[J]
.文艺争鸣,2020(6):102-10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王真,张海超.
“上帝之眼”的技术哲学:航拍的崇高叙事与虚拟具身[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45(11):125-13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韩博,虞涵.
拟态环境真实化背景下的传媒经济研究:基于2021-2023年中国传媒经济学的文献分析[J]
.新闻春秋,2024(4):63-72.
2
徐烨.
“人与自然”之知识论预设与生态纪实影像的“居间”再造[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46(10):114-122.
1
孟修祥.
屈骚的崇高美与朗吉弩斯的崇高论[J]
.荆州师专学报,1989(2):71-76.
2
刘霞.
透视朗吉弩斯《论崇高》所显示的浪漫主义及现实意义[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14(1):41-43.
被引量:2
3
董懿群.
从《论崇高》看朗吉弩斯的美学思想[J]
.北方文学(下),2014,0(11):73-73.
4
纪焕蓉.
朗吉弩斯浪漫主义的先声——华兹华斯的前生[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0):116-117.
5
莫丽娜.
平凡背后的不凡——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崇高美[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18(3):347-349.
6
张李莉.
从悲剧《俄狄浦斯王》论崇高[J]
.青年文学家,2013,0(6X):52-53.
7
孙相宁.
关于崇高的讨论[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2):62-63.
被引量:1
8
张芳.
论李白诗歌中的崇高美——以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为观照[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1):113-115.
9
贾辉,蒋皓.
朗吉弩斯与崇高美的发端[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22(1):47-48.
被引量:1
10
刘定淑.
普希金郭沫若抒情诗风格比较[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40-46.
文艺研究
198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