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碳-14断代和中国新石器时代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碳-14断代方法的应用,使全世界的史前考古学跨入一个新的时代,在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碳-14实验室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65年建立,并测定了一批考古学的年代数据,直到1972年才正式发表。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三十八个碳-14实验室,其中与考古学有关的单位,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发表十批碳-14数据673个)。
作者
安志敏
出处
《考古》
1984年第3期271-277,共7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中国新石器时代
史前考古学
数据
考古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实验室测定
分期断代
仰韶文化
考古发现
相对年代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04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10
1
安志敏.
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J]
.人类学学报,1983,2(4):342-351.
被引量:18
2
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J],1983(08).
3
王炳华.
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J]
.新疆社会科学,1983(1):117-128.
被引量:70
4
~(14)C Laboratory, Beijing University and ~(14)C Laboratory IA, CASS.
石灰岩地区碳-14样品年代的可靠性与甑皮岩等遗址的年代问题[J]
.考古学报,1982(2):243-250.
被引量:34
5
安志敏.
关于裴李岗文化的性质和年代[J]
.社会科学战线,1982(1):204-207.
被引量:4
6
安志敏.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J],1979(04).
7
安志敏.
海拉尔的中石器遗存——兼论细石器的起源和传统[J]
.考古学报,1978(3):289-316.
被引量:85
8
考古学专刊[M]文物出版社.
9
G.Daniel.A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of Archacology,1975.
10
Pei WC.The Upper Cave Industry of ChoukoutienPal Sin New Ser D,1939.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周国兴.
河南许昌灵井的石器时代遗存[J]
.考古,1974(2):91-98.
被引量:45
2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三)[J]
.考古,1974(5):333-338.
被引量:21
3
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坨头遗址拭掘简报[J]
.考古,1966(1):8-13.
被引量:17
4
王建,王向前,陈哲英.
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J]
.考古学报,1978(3):259-288.
被引量:127
5
辽宁北票县丰下遗址1972年春发掘简报[J]
.考古,1976(3):197-210.
被引量:67
6
察右中旗大义发泉村细石器文化遗址调查和试掘[J]
.考古,1975(1):23-24.
被引量:3
7
戴尔俭.
西藏聶拉木县发現的石器[J]
.考古,1972(1):43-44.
被引量:17
8
贾兰坡,盖培,尤玉桂.
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2(1):39-58.
被引量:174
9
嫩江沿岸细石器文化遗址调查[J]
.考古,1961(10):534-543.
被引量:17
10
THE KANSU PROVINCIAL MUSEUM.
甘肃古文化遗存[J]
.考古学报,1960(2):11-52.
被引量:50
共引文献
204
1
刘学堂,侯明明.
史前中原文化因素向新疆天山地区的动态拓展[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6):60-68.
2
温睿,王成位.
新疆出土早期皮革制品的特征研究——兼谈皮革制品的传播[J]
.西部考古,2023(2):325-339.
3
李壮.
我国考古年代学14C方法研究述评[J]
.西部考古,2020(1):272-278.
4
靳英帅,张晓凌,仪明洁.
楔形石核概念内涵与细石核分类初探[J]
.人类学学报,2021(2):307-319.
被引量:10
5
李文瑛.
新疆塔里木盆地小河文化溯源及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2):93-112.
被引量:1
6
石晓润,李君.
南坡遗址石制品研究[J]
.考古与文物,2020(1):61-67.
7
周繁文.
秦汉帝国的南疆:考古学视角的长时段观察[J]
.边疆考古研究,2020(1):263-278.
被引量:1
8
陈伟驹.
小河西和兴隆洼文化的绝对年代[J]
.边疆考古研究,2019(2):53-62.
9
夏正楷,陈福友,陈戈,郑公望,谢飞,梅惠杰.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f evolution from the paleolithic to neolithic culture in Nihewan Basin, North China[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1,44(9):779-788.
被引量:6
10
吴小红,伊丽莎贝塔.博阿雷托,袁家荣,欧弗.巴尔-约瑟夫,潘岩,曲彤丽,刘克新,丁杏芳,李水城,顾海滨,韦琪.居,大卫.科恩,天朗.娇,保罗.戈德伯格,史蒂夫.韦纳.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早期陶器及其地层堆积的碳十四年代研究[J]
.南方文物,2012(3):7-15.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83
1
赵晔.
初论良渚文化木质遗存[J]
.南方文物,2012(4):74-83.
被引量:17
2
Shaanx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陕西临潼零口遗址第二期遗存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1999(6):3-14.
被引量:19
3
戴向明.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之演变[J]
.考古学报,1998(4):389-418.
被引量:54
4
苏秉琦.
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兼谈当前田野考古工作的重点或大课题[J]
.文物,1986(8):41-44.
被引量:123
5
严文明.
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两个问题[J]
.文物,1985(8):9-15.
被引量:18
6
伊竺.
关于元君庙、史家村仰韶墓地的讨论[J]
.考古,1985(9):813-819.
被引量:4
7
蔡莲珍.
碳十四年代的树轮年代校正——介绍新校正表的使用[J]
.考古,1985(3):279-281.
被引量:10
8
吴苏.
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78(4):223-240.
被引量:62
9
邹衡.
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J]
.文物,1978(2):69-71.
被引量:107
10
俞伟超,高明.
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下)[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6(1):84-97.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6
1
李壮.
我国考古年代学14C方法研究述评[J]
.西部考古,2020(1):272-278.
2
杜正胜.
考古学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一个方法学的探讨[J]
.考古,1992(4):335-346.
被引量:18
3
张洲.
华县梓里仰韶人葬俗的意义[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9(4):72-77.
被引量:1
4
张飞龙,赵晔.
良渚文化的髹漆艺术[J]
.中国生漆,2013,32(4):6-12.
被引量:6
5
张飞龙.
良渚文化的髹漆工艺[J]
.江汉考古,2014(S1):42-50.
被引量:2
6
王仁湘.
半坡和庙底沟文化关系研究检视[J]
.文物,2003(4):26-3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许鹏飞.
文明标准的再讨论[J]
.东方博物,2021(1):23-37.
2
1991年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述评[J]
.考古,1998(6):90-95.
被引量:3
3
葛志毅.
也谈思想史的写法——中西文化交汇中的一个学术话题[J]
.学习与探索,2004(4):117-124.
被引量:2
4
钱益汇.
论考古学与历史研究[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34-140.
被引量:5
5
李扬眉.
“疑古”学说“破坏”意义的再估量——“东周以上无史”论平议[J]
.文史哲,2006(5):55-69.
被引量:9
6
彭明瀚.
吴城文化的社会形态与文明进程[J]
.中原文物,2006(5):23-30.
被引量:1
7
范毓周.
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史学月刊,2008(10):111-121.
被引量:1
8
王先胜.
论历史教学中炎黄蚩尤问题的处理[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32-42.
被引量:4
9
戴彤心,张洲,常腾蛟,张在明,王子今,殷稼,刘莉,张小舟,刘夫德,焦南峰,刘云辉,张宏彦,马振智,尹申平,周星,王震中,黄晓芬,韩钊,徐进,周苏平,白建刚.
陕西华县梓里遗址发掘纪要[J]
.文物,2010(10):34-42.
被引量:3
10
刘尊志.
浅谈区域性汉墓的考古学研究——以徐州地区汉墓为例[J]
.南方文物,2010(4):133-137.
被引量:3
1
安志敏.
碳—14断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J]
.文物,1994(3):83-87.
被引量:1
2
李蕤,宋维山.
碳-14与考古[J]
.化学教学,2003(1):63-63.
3
万娇.
剑川鳌凤山竖穴土坑墓的分期与年代[J]
.四川文物,2013(1):45-49.
被引量:1
4
碳-14年代的误差问题[J]
.考古,1974(5):328-332.
被引量:10
5
杨超.
岩画的叠压断代法——以意大利梵尔卡莫妮卡为例[J]
.西夏研究,2010(3):89-100.
6
武津彦.
略论河南境内发现的大汶口文化[J]
.考古,1981(3):261-265.
被引量:27
7
原思训,陈铁梅,胡艳秋,蒙清平,马力.
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九)[J]
.文物,1994(4):89-95.
被引量:10
8
代玉彪.
试论老关庙下层文化的相对年代[J]
.四川文物,2011(4):24-28.
被引量:1
9
王琼,钱燕.
也谈考古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兼与殷玮璋先生商榷[J]
.中国历史文物,2009(6):21-26.
被引量:3
10
仇士华,蔡莲珍.
碳-14测定年代与考古研究[J]
.考古,1982(3):316-319.
被引量:2
考古
198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