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反对胡适派改良主义的斗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五四”运动前后,以李大钊同志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对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右翼知识分子的实验主义、改良主义的批判,即“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第一次论战。这次论战的规模并不大,时间并不算长。
作者
谭双泉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学院政治系
出处
《求索》
1983年第5期105-110,共6页
Seeker
关键词
胡适
李大钊
后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五四”前
问题与主义
过激主义
实验主义
根本解决
新文化运动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1
刘继增,毛磊,袁继臣.
武汉政府时期工人运动中的“左”倾错误[J]
.江汉论坛,1981(4):29-34.
被引量:3
2
王宗华,张光宇.
重评武汉政府继续北伐的战略决策[J]
.江汉论坛,1981(6):98-104.
被引量:1
3
宋汝香.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的两重性[J]
.齐鲁学刊,1981(5):50-53.
被引量:1
4
张静如.
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形成之史的考察[J]
.教学与研究,1980(6):23-30.
被引量:3
5
朱培民.
武汉国民政府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J]
.近代史研究,1983(3):221-237.
被引量:4
6
曾宪林.
论武汉国民政府的性质[J]
.近代史研究,1982(1):72-86.
被引量:5
7
沈骏.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思潮初探[J]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2).
8
何一成.
五四运动不是旧民主革命转变为新民主革命的标志[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6(3):140-141.
被引量:2
9
范崇山,苏鹤虎.
谈谈对陈独秀评价问题的一些看法[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3):1-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唐曼珍.
三中全会以来党史研究的新进展[J]
.教学与研究,1988(6):30-34.
1
程敬恭,梁建秀.
“问题与主义”之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6):5-8.
2
徐善广.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历史渊源[J]
.湖北社会科学,1990(3):42-44.
3
蒋贤斌.
论胡适改良主义政治思想的最终形成[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2):19-22.
4
刘宁.
论软法与习惯法的关系[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9):76-79.
5
李良玉.
关于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历史考辨[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3,30(1):98-106.
被引量:13
6
于兴卫.
如何看待五四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J]
.河北学刊,1999,19(3):9-14.
被引量:6
7
李安增,刘煜.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评价[J]
.晋阳学刊,1997(3):64-69.
被引量:5
8
何广源.
浅谈“问题与主义”之争[J]
.人间,2015,0(31):78-78.
9
高正礼.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若干辨析[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4):373-378.
被引量:4
10
卢毅.
新思潮激荡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J]
.党史文汇,2012(3):4-10.
被引量:1
求索
198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