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疑问句句尾“为”的词性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疑问句“何以……为”、“何……为”句尾的“为”的词性,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以杨树达为代表。认为“为”是语气词。他在《司诠》中说:“语末助词,表疑问。”如“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十七年》)清人刘淇《助字辨略》说它是“语辞”。清人王引之《经传释词》说它是“语助”。杨伯峻《古汉语虚词》说:“‘为’作语气词,有时表命令,有时表感叹,有时表禁止。”
作者
许进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55-58,共4页
关键词
疑问语气词
古代汉语
疑问句尾
古汉语虚词
动词
词性
介词
句子
疑问代词
杨伯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1
谢季祥.
也谈疑问句末的“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85-88.
被引量:2
2
张儒.
也说疑问句尾“为”[J]
.中国语文,2000(2):168-170.
被引量:4
3
王红生.
论句尾动词“为”的疑问语气词化[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4):151-158.
被引量:2
4
贾齐华.
疑问句尾的“为”词性演变探略[J]
.中国语文,2003(5):449-45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蔡琦.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J]
.潍坊学院学报,2021,21(4):65-68.
1
罗元诰.
谈谈“何为”的拆置与“为”的虚化[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11(4):57-63.
被引量:1
2
谢季祥.
也谈疑问句末的“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85-88.
被引量:2
3
袁嘉.
“何以……为?”别解[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36(1):74-78.
4
陈应中.
古汉语虚词辨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0(5):62-65.
被引量:1
5
周莹.
上古汉语中代词“是”作宾语的一个特点[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0(2):82-85.
6
张九林.
古汉语虚词通论[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4(3):118-127.
7
刘胜有.
浅谈“孰与”[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113-114.
8
余让尧.
《古汉语虚词》若干译文的商榷[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14(4):95-99.
9
张其昀.
复语考略(上)[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11(2):41-44.
10
段德森.
论实词虚化[J]
.殷都学刊,1988,9(4):105-110.
被引量:3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