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三国志》为何“失在于略”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晋初蜀人陈寿著《三国志》,虽“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但“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南宋裴松之憾于此种缺陷,便下大功夫为它作注。后来史家如刘知几、王通等看了裴注后,却反嫌裴注繁芜,《文献通考》一九一引叶适的话,竟说裴注是“注之所载,皆寿书之弃馀”。近读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序言,其文说:“因为陈寿见到的史料有限,所以三书的内容还不够充实。裴松之所以要给它作注,也是要补救这个缺陷”。
作者 朱孝远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98-101,共4页 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7

  • 1魏徵.《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标点本,第941页.
  • 2魏收.《魏书·李彪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 3浦起龙.《史通通释》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 4浦起龙.《史通通释》卷十一.
  • 5《三国志集解》卷三十三.
  • 6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三十三.
  • 7《中国史学史》(上册),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8页.
  • 8浦起龙.《史通通释》卷十一《史官建置》注.
  • 9常璩.《华阳国志》卷十一《后贤志·王化附崇传》.
  • 10《华阳国志·后主志》.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