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谘议局的性质与作用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末立宪派活动的一个重要基地就是各省谘议局。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各省立宪派力量较强的地方,谘议局是立宪派同清朝专制统治进行斗争的最主要的阵地。本文试图对这些谘议局的性质及其作用做一些初步的分析,供研究者参考。
作者
耿云志
出处
《近代史研究》
1982年第2期242-271,共30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立宪派
谘议局
清末立宪
东南沿海
长江流域
研究者
专制统治
阵地
资产阶级
督抚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83
1
陈文.
四川保路运动前的罗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8-10.
被引量:1
2
刘扬晶,但新球,舒勇,杨芳,梁曾飞,黄琰.
植物生态文化的主要形态与内涵——以湖北荆门市森林植物园植物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为例[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28(1):48-51.
被引量:3
3
邓寿明.
打开辛亥革命闸门的四川人民[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3):61-62.
被引量:1
4
张生.
中国近代行政法院之沿革[J]
.行政法学研究,2002(4):84-89.
被引量:26
5
袁岿然.
试析江苏谘议局议员[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26-30.
被引量:2
6
孔祥吉.
张之洞与清末立宪别论[J]
.历史研究,1993(1):101-111.
被引量:20
7
王晓天.
论清末民初监察制度的嬗变[J]
.湖南社会科学,1999(4):66-68.
被引量:1
8
丁应通.
试论清末预备立宪的必然性[J]
.江西社会科学,1998,18(7):38-41.
被引量:5
9
沈晓敏.
清末浙江谘议局与行政官厅的关系——以谘议局议案为中心[J]
.近代史研究,1998(2):84-99.
被引量:4
10
刘会贵.
试论川路公利之股——川汉铁路公司的再投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9(S5):74-7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2
1
张华腾.
近年来中国议会史研究综述[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7(1):33-36.
被引量:1
2
邵晓芙.
清末吏治与乡村民变——以浙江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2007(4):179-184.
被引量:2
3
李国环.
清末士绅阶层与辛亥革命[J]
.安徽史学,2008(6):53-57.
被引量:3
4
郝宏桂.
略论“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影响[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4):19-23.
5
徐建平.
清末东三省谘议局与地方公署关系初探[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0(8):55-56.
被引量:1
6
杨秀祖,晓战.
清末的地方自治思潮及其特征[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5,16(1):74-78.
7
李际,陈勇.
商办川汉铁路的租股与保路运动[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1,3(4):384-393.
被引量:4
8
耿云志.
梁启超对清王朝最后统治危机的观察与评论[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1):60-67.
被引量:3
9
霍晓玲.
辛亥革命前后河南谘议局由激进到保守的主要原因[J]
.中州学刊,2014(8):147-152.
被引量:2
10
袁刚,韩亚栋.
清末预备立宪中的税收与“国会”互动[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22-3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曲霞.
清末东三省改革研究综述[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3):158-162.
2
郑春勇.
晚清时期“兴绅权”思想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3):74-76.
3
兰天祥.
近代商人与辛亥革命[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4):32-36.
4
陈剑.
试述清末川汉铁路公司的“大股东”——以利用股东会抗争为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88-90.
5
王业兴.
1901-1910年清政府应对民变的措施及其评价[J]
.江苏社会科学,2013(3):204-211.
6
周棉.
欧美留学生与辛亥革命[J]
.浙江学刊,2013(5):62-69.
被引量:2
7
王佩琼,孟艾芳.
社会对于工程的否定性建构——以山西保矿运动为例[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37(5):75-82.
8
张冬冬,谢静.
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21-24.
9
张华腾.
清末新政时期河南巡抚与河南早期现代化[J]
.中州学刊,2015(12):135-140.
被引量:3
10
张富利.
晚清变革中的财政转型与政治博弈[J]
.江汉学术,2016,35(6):110-117.
1
马兵.
论章学诚对方志学的贡献[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7(1):22-24.
2
辛葆青.
简论初期国民参政会的性质与作用[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37-38.
3
李晓东.
论文物参观场所门票的性质与作用[J]
.中国博物馆,2002(3):14-18.
被引量:2
4
高大伦.
论盘龙城遗址的性质与作用[J]
.江汉考古,1985(1):82-89.
被引量:12
5
杨同芬.
青年工作年鉴的性质、作用和总体设计[J]
.黑龙江史志,1995,0(2):42-42.
6
孙丹年.
中美合作所与军统重庆集中营[J]
.红岩春秋,2002(2):47-48.
被引量:2
7
杨师群.
商鞅变法的性质与作用问题驳论[J]
.学术月刊,1995,27(6):97-103.
被引量:2
8
郭玉亭.
鄂王城的性质与作用考察研究[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7):266-267.
9
胡光明.
论早期天津商会的性质与作用[J]
.近代史研究,1986(4):182-223.
被引量:40
10
孟世凯.
殷商时代田猎活动的性质与作用[J]
.历史研究,1990(4):95-104.
被引量:13
近代史研究
198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