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佛教“格义”法的起因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格义”是佛教讲经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始于东汉之末,盛于魏晋,是中国早期佛教的一种奇特的现象。慧皎《高僧传》说:“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竺法雅传》)《世说新语》载殷浩读佛经,但不解事数之事,刘孝标作注云:“事数,谓若五阴、十二入、四谛、十二因缘、五根、五力、七觉之属。”(《文学篇》)
作者 陈士强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78-81,共4页 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4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