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汉赋的图案化倾向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司马相如《答盛擥作赋书》说:“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这段话指出了汉赋类似一种以经纬编织锦绣,用宫商组合音律的艺术。编织、组合的结果,使图案化倾向成为汉赋最主要的艺术特征。
作者
万光治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42-47,共6页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汉赋作家
图案化
司马相如
艺术特征
赋家
楚王
诗三百
文心雕龙
想象活动
扬雄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6
1
许结.
论“盛览问作赋”的文学史意义[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2):103-109.
被引量:5
2
丛文俊.
古代弋射与士人修身[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4):35-39.
被引量:7
3
韩雪.
论邹衍对汉赋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1987(6):87-91.
被引量:2
4
万光治.
论汉赋的类型化倾向[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5(1):59-66.
被引量:1
5
王志民.
汉赋与齐文化[J]
.文史哲,1990(5):29-31.
被引量:2
6
刘纲纪.
楚艺术美学五题[J]
.文艺研究,1990(4):81-96.
被引量:36
7
韩雪.
关于汉大赋与阴阳五行说关系的两点补充[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7(3):48-51.
被引量:3
8
黄霖.
赋比兴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7(6):76-82.
被引量:17
9
蒋寅.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J]
.文学评论,2002(3):69-75.
被引量:163
10
陈伯海.
释“感兴”——中国诗学的生命发动论[J]
.文艺理论研究,2005(5):2-1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7
1
朱立新.
汉大赋新探[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2(2):48-52.
2
昝风华.
汉代风俗文化与汉赋[J]
.兰州学刊,2008(9):167-170.
3
李桂奎.
“赋比兴”写人功能之抉发及其理论价值[J]
.社会科学,2018,0(7):167-176.
被引量:6
4
许结.
汉赋“蔚似雕画”说[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4):39-47.
被引量:5
5
踪凡.
汉大赋中动植物书写的特色[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01-107.
6
李小白.
从制度到范式:论汉代文学与图像的经典化[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9(2):57-65.
7
计敏.
物象视域下汉大赋的图像化体认[J]
.陇东学院学报,2024,35(3):20-2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蒲柏林.
时空转换与体用之辨——从建筑题材看汉晋时期的赋画关系[J]
.形象史学,2020(1):218-230.
2
张学成.
论《史记》由“他”而“我”的写心之道[J]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9,0(1):28-38.
3
赵炎秋,姚尧.
21世纪国内文字与图像关系学术史研究[J]
.武陵学刊,2019,44(5):95-105.
被引量:4
4
畅兵妮.
《诗经》中的“赋比兴”及对当下文学创作的意义——以《诗经》中的“鸟兽草木”为例[J]
.长安学刊,2019,10(6):51-56.
5
李桂奎.
论中国文学写人传统与文论谱系建构[J]
.社会科学战线,2020(12):148-160.
被引量:1
6
李桂奎.
中国文学表达方式之流转与写人传统之形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39-48.
被引量:1
7
蒋晓光.
《广成颂》与东汉礼制及赋体文学的变迁[J]
.文史哲,2021(2):101-111.
8
王振强.
《子虚赋》《上林赋》的动物展列与文学新变[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2):8-15.
被引量:1
9
支媛.
赋体“听声类形”的艺术运造及其审美特征[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34(2):27-33.
被引量:2
10
汪进超.
《诗经》“赋”法表现功能析论[J]
.殷都学刊,2023,44(1):87-94.
1
苏云秀.
以读促写 提高写作能力[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2(5):109-110.
被引量:1
2
杨红兵.
每月作文题[J]
.语文教学之友,2013(4).
3
卢小平.
读千赋而后能赋——浅谈阅读与写作的关系[J]
.语文天地(初中版),2013(2):51-52.
4
满意.
传统元素在现代中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4,0(12):70-73.
被引量:3
5
童友.
让儿童健康地成长[J]
.青少年科技博览,2003,0(9):32-32.
6
万光治.
论汉赋与汉诗、汉代经学的关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1(2):27-35.
被引量:1
7
第二届“小金星·海西杯”全国幼儿主题绘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J]
.福建教育(学前教育)(C版),2011(10).
8
文化.
六朝前期北方字体的发展状况[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7(4):64-67.
9
朱子南.
形象思维与语文教学[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2):13-15.
被引量:1
10
纪荣干,张悦群.
只因不解“赋家语”,“鼎铛玉石”持久争[J]
.语文教学研究,2011(4):8-10.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