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兼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原则和特征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个口号,自从作为我们文学的最好的创作方法加以大力提倡到现在,历时已近四分之一世纪了。鉴于长期的实践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成功经验,相反,倒是有着我们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一再受到过损害的事实,前两年就有人对“两结合”提出了质疑。至今有两种相反的意见,未能统一。本文想追本溯源,从历史和逻辑上来看看“两结合”到底是否科学。
作者
吕林
出处
《文学评论》
1982年第4期68-82,共15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消极浪漫主义
两结合
相结合
反映现实
理想
革命现实主义
现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积极浪漫主义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9
1
林焕平.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艺术方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1(1):2-8.
被引量:1
2
吕兆康.
“两结合”是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吗?[J]
.文艺理论研究,1980(1):118-123.
被引量:3
3
吴容甫.
“二革”的创作方法能结合吗?[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9(4):92-96.
被引量:1
4
朱恩彬.
“两结合”能成为独立的创作方法吗?[J]
.文史哲,1979(6):36-42.
被引量:3
5
经之.
邵荃麟同志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5(2).
被引量:3
6
刘淮南.
从创作过程对创作方法的思考[J]
.晋阳学刊,1997(3):86-91.
被引量:1
7
王齐洲.
象征主义——中国文学的传统方法[J]
.文学评论,1988(1):132-142.
被引量:6
8
杨春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批判[J]
.文艺评论,1989(2):4-16.
被引量:14
9
方兢.
提倡创作方法多样化[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9(4):62-63.
被引量:3
10
周揚.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一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人民音乐,1960(Z1):5-19.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5
1
吕进.
毛泽东的“新体诗歌”观[J]
.重庆社会科学,2004(B10):72-75.
被引量:2
2
杨景春.
毛泽东诗论框架及价值[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59-62.
3
杨景春,杨国丰.
毛泽东诗论框架及价值[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38-43.
4
刘淮南.
创作方法在文论教材中的变化及问题[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57-62.
5
旷新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5):71-8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王倩.
中国新民歌概念辨析[J]
.枣庄学院学报,2011,28(4):118-119.
被引量:3
2
瞿乐明,孙冬芬.
我国新民歌的存在必要性和发展趋势[J]
.中国科技博览,2013(1):317-317.
3
周景雷,郑慧文.
简论浩然的价值及其精神资源[J]
.当代作家评论,2020(4):68-74.
被引量:1
4
孙韵岚.
基于动画史比照民族化发展的现实意义[J]
.电影文学,2020(22):114-119.
被引量:2
5
刘叶红,周秋良.
游戏性与去游戏性——红色儿童文学经典中的空间表现[J]
.中国文学研究,2022(3):22-28.
6
侯敏.
周扬、胡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争中的高尔基[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9):116-127.
7
安爽.
20世纪80年代前期西方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以郑雪来和邵牧君的论争为中心[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9):88-99.
被引量:2
8
杨文斌.
论玛拉沁夫现实主义文学创作观[J]
.西部学刊,2024(8):13-16.
9
符晓.
《董存瑞》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跨国经验[J]
.文艺争鸣,2024(7):155-161.
1
曹辉.
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问题的不同意见[J]
.文学评论,1983(3):106-108.
2
“两结合”创作方法是周总理最早提出的[J]
.文艺理论研究,1981(3):183-183.
3
冯其庸.
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续)[J]
.文学遗产,1961(370):1-1.
4
程翔章.
郭沫若在“五四”前的翻译实践及其意义[J]
.外国文学研究,2001,23(1):105-111.
被引量:3
5
段敏,祝光明.
“郭沫若与世界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J]
.郭沫若学刊,1997(4):31-34.
6
马莹伯.
“两结合”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J]
.文艺理论研究,1980(1):124-131.
被引量:2
7
子华.
也谈《庄子》的浪漫主义[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5,0(3):57-59.
8
王晓华.
华兹华斯:生态意识的觉醒者[J]
.社会科学辑刊,2008(1):193-195.
9
旷新年.
从畸变到遁逝——浪漫主义在当代中国[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3):58-65.
10
秦忠翼.
周扬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28(2):53-57.
文学评论
198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