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陈奂生——什么是陈奂生性格?
被引量: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要论及的,是高晓声同志系列小说的主角陈奂生。提起此人,大大的有名,可惜他成不了生活的主角,国家的主人公。 系列小说:《“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
作者
阎纲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28-38,共11页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陈奂生上城
系列小说
高晓声
性格
主人公
转业
杜勃罗留波夫
阿Q
鲁迅小说
主题思想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0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130
1
许廷顺.
高晓声的“糊涂话”[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0(1):228-239.
被引量:2
2
刘旭.
高晓声的小说及其“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J]
.文学评论,2008(3):182-187.
被引量:12
3
王晓明.
在俯瞰陈家村之前——论高晓声近年来的小说创作[J]
.文学评论,1986(4):56-65.
被引量:20
4
高晓声.
就教于世界文学研究者[J]
.当代外国文学,1985,6(2):202-203.
被引量:1
5
时汉人.
高晓声和“鲁迅风”[J]
.文学评论,1984(4):37-46.
被引量:9
6
周勃.
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读后[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8(1):97-103.
被引量:3
7
高晓声.
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J]
.文艺研究,1981(1):11-17.
被引量:12
8
杜文远,许墨林,陶伯华.
在现实主义的探求道路上——读高晓声小说札记[J]
.文艺研究,1981(6):67-77.
被引量:1
9
王尧.
“陈奂生战术”:高晓声的创造与缺失——重读“陈奂生系列小说”札记[J]
.小说评论,1996(1):72-75.
被引量:16
10
高晓声.
谈谈有关陈奂生的几篇小说[J]
.文艺理论研究,1982(3):24-30.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26
1
何海龙.
他审/自审:坐标于“农民—主人—命运”的交汇点上——论高晓声的农民小说[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5(2):19-22.
被引量:1
2
张小刚,王莹莹.
“新时期”之初的农民想象——以《陈奂生上城》为中心[J]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5):50-54.
3
李子龙.
“画出国民的魂灵”──从阿Q到陈奂生[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43-45.
被引量:1
4
李荣合.
一代农民的心灵历程——兼评梁三、许茂等形象[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3,0(1):49-53.
5
韦丽华.
“改革文学”的现代性叙事反思[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2):101-107.
被引量:5
6
余海乐.
“横看成岭侧成峰”——陈奂生形象面面观[J]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3):47-51.
被引量:4
7
费团结,唐晴川.
阿吉:阿Q家族在新世纪的新成员——兼与阿Q形象比较[J]
.唐都学刊,2005,21(2):33-37.
8
赵黎波.
高晓声论——“他”的时代已经过去?[J]
.文艺争鸣,2009(8):132-136.
被引量:7
9
陈俊,朱庆华.
赵树理、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之异趣[J]
.学术交流,2010(3):151-154.
被引量:2
10
金浪.
“进城”、改革与文学生产——《陈奂生上城》再解读[J]
.艺术评论,2011(3):68-7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许廷顺.
高晓声的“糊涂话”[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0(1):228-239.
被引量:2
2
张涛.
历史意识·启蒙精神·当下关怀——以近年三届“《扬子江评论》奖”获奖作品为中心[J]
.文艺争鸣,2020,0(2):73-79.
3
李娟花.
陈奂生的阿Q性格——再读高晓声的陈焕生系列[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6).
被引量:1
4
王亚平,徐刚.
近年来鲁迅与当代作家比较研究述评[J]
.甘肃社会科学,2006(3):155-158.
5
李徽昭.
高晓声小说研究综述与展望[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759-763.
被引量:1
6
田录梅,张丽军,李双.
大学生心目中的农民形象调查[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3):45-48.
被引量:1
7
邵卯仙.
不同时代下的阿Q和陈奂生的比较[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1):17-18.
8
巫晓燕.
现代化工业进程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历史性探寻——兼论“工业题材小说”的命名问题[J]
.当代作家评论,2009(6):88-93.
被引量:4
9
马晗敏.
浅谈《陈奂生上城》的叙事风格[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12):44-46.
10
韩捷进.
守护乡土的文化意义——论小说《告别马焦拉》与《人生》[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0(2):47-52.
被引量:1
1
沈前进.
陈奂生形象浅析[J]
.语文天地,2007(7):3-4.
2
朱招荆.
陈奂生系列小说轨迹勘探[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20(4):78-84.
被引量:5
3
李建文.
“冠冕堂皇”为哪般——《陈奂生上城》质疑[J]
.中学语文教学,2007(2):65-65.
4
赵文汉.
陈奂生刘姥姥和林黛玉[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09(10):53-53.
5
毛恩波.
怎一个“巧”了得[J]
.中学语文教学,2005(1):40-41.
被引量:1
6
闫存林.
《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反思[J]
.语文建设,2005(10):17-18.
7
续鹏飞.
“陈奂生”为何那么真切可信[J]
.语文天地,2003(03M):5-6.
8
赵俊辉.
用心理、动作描写刻画人物[J]
.初中生(锐作文),2014,0(Z5):26-28.
9
江立员.
质疑——探究性阅读的核心[J]
.师范教育,2003,0(9):14-15.
10
洪幸福.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7,0(3):104-105.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