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休谟不可知论的形成和作用应作具体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休谟哲学的认识论是围绕着因果性问题展开的。休谟断定,人们关于实际事情的一切理论以及因果观念都是建立在因果联系的基础上的。人们之所以会产生因果观念,是通过观察和经验,发现对象之间有着某种恒常的结合。甲物的出现,总是有乙物相随而来。久而久之,人们的心中形成了一种“信念”或“习惯”,看到甲物的出现。
作者
林敏
机构地区
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淮论坛》
1982年第2期23-25,共3页
Jiang-huai Tribune
关键词
因果观念
认识论
因果联系
因果性
问题展开
休谟哲学
信念
自然科学
主观唯心主义
感觉经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黄行.
简论休谟哲学思想中的积极因素[J]
.江西社会科学,1986,6(1):91-95.
2
聂朝霞.
论休谟和康德因果观的异同[J]
.湖南社会科学,1991(6):18-21.
被引量:1
3
汪和梅.
休谟怀疑论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J]
.学习与探索,1983(3):27-30.
4
邱长弘.
贝克莱休谟哲学阶级属性质疑[J]
.青海社会科学,1987(2):119-120.
5
李浙生.
皮亚杰关于儿童因果观念的思想[J]
.北京社会科学,1987(1):63-67.
被引量:2
6
姚定一.
从一个新视角看休谟哲学的认识论[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5(6):26-31.
7
张伟.
试论帮助犯的因果关系[J]
.海峡法学,2010,12(2):82-88.
被引量:6
8
于文军.
论休谟走向不可知论的内在必然性及其教训[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1(4):11-15.
9
钱江.
怎样看待经验[J]
.浙江学刊,1964(2):11-15.
被引量:1
10
杨成高.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主观唯心主义——学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J]
.思想战线,1991,17(3):10-12.
江淮论坛
198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