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俗文化档案化保护的动因与原则分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民俗文化的档案化保护,能弥补现有民俗文化保护模式的缺陷,也是档案部门的基本职能,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在民俗文化档案化保护过程中,应坚持动态持续、全面多样、差别平等及易获取性的原则。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3期90-92,共3页 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基金 海南省教育厅社科课题(项目号:Hjsk2012-97)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7

  • 1赵省华,甘雪春.云南纳西东巴文化的再现[J].云南社会科学,2000(S1):160-168. 被引量:1
  • 2杨海涛,李丽芳.纳西族东巴文化走向试阐释[J].思想战线,1999,25(6):99-104. 被引量:3
  • 3和力民.浅析东巴文化的传承[J].民族艺术研究,2002,15(3):41-47. 被引量:9
  • 4张平.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法的作用[M]//陈美章,刘江彬.数字化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
  • 5se Kleveland. The library and the cultural political challenges in a digital age[ EB/OL]. http ://www. ifla. org/IV/ifla71/papers/193e - Kleveland. pdf.
  • 6IFLA Statement on Indigenous Traditional Knowledge[ EB/OL]. http://www, ifla. org/Ⅲ/eb/sitk03, html.
  • 7SciDev. Ne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dossier [ EB/OL]. http://www, seidev, net/dossiers/index, cfm? fuseaetion = dossierltem&Dossier = 8.
  • 8T. V. Padma. Digital library to protect indigenous knowledge[ EB/OL]. 10 January 2005. http://www, scidev, net/News/index, cfm? fuseaction = readNews&itemid = 1840&language = 1.
  • 9《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文化传播网,发布时间:2006年9月11日.
  • 10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是最好的保护》,《光明日报》2011年10月7日.

共引文献436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