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969—1979年期间外国文论译介概况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文章梳理了1969—1979这段特殊时期我国翻译文论的基本情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翻译文论概貌。通过举例分析和阐释,指出这一时期的翻译文论完全在意识形态的操控下完成这一特点。
作者 李婷
出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年第7期138-140,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2

  • 1樊益世.新资产阶级分子的自画像--批判苏修剧本《一个能干的女人的故事》[A].武汉大学《译丛》编译组编.一个能干女人的故事[Z].译丛(批判材料),1976(1):5.
  • 2入党介绍人'编者按'.译丛(批判材料),1976,(1).
  • 3任犊.在"善"与"恶"的背后--代出版前言[A].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白轮船[Z].雷延中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 4出版说明[A].普拉达·奥鲁佩萨.点燃朝霞的人们[Z].苏龄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
  • 5谢苗·拉什金.绝对辨音力[Z].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三年级师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75.
  • 6伊西多尔·什托克 万山红译.金色的篝火.外国文艺,1976,(8):5-5,29.
  • 7《金色稻浪今何在》“编者按”.外国文艺摘译,1976,(8).
  • 8郭季竹.拙劣的寓言,狂妄的野心--评电影剧本《夜晚记事》[A].萨·丹古洛夫等.不受审判的哥尔查科夫[Z].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三年级八、九班工农兵学员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 9北京师范大学外国问题研究所苏联文学研究室.新沙皇为老沙皇翻案的铁证[A].萨·丹古洛夫等.不受审判的哥尔查科夫[Z].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三年级八、九班工农兵学员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 10樊益世.'救世主'招牌的背后.译丛,1976,(2):85-85.

共引文献7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