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三次采油技术探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原油田属于高温、高盐复杂断块油藏,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已整体处于中、高含水开发阶段,急需开展三次采油技术探索。本文重点分析了2006年以来采取的天然气驱、空气泡沫驱、CO2/水交替驱、表面活性剂/泡沫复合驱等三次采油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中原油田地质特点,探索出了适合中原油田发展的技术。
作者
刘安
任鹏
张佳林
李玮
机构地区
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24期127-129,137,共4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三次采油技术
提高采收率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志鹏.
中原油田三次采油技术发展方向和潜力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2003,15(10):53-54.
被引量:5
2
陈秋芬,江建林,罗晓义.
中原油田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技术室内研究[J]
.油田化学,2008,25(1):77-81.
被引量:9
3
肖利平,汪孟洋,岳春宏,张雁平,肖新阔.
中原油田提高采收率优化技术[J]
.中外能源,2011,16(5):56-61.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韩显卿.提高采收率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75-82.
2
乔红军 任晓娟.高含水期水气交替方法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11):260-261.
3
徐树汉.濮城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技术论文集[C].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6.
4
高弘毅,侯天江,吴应川.
注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J]
.钻采工艺,2009,32(5):25-27.
被引量:15
5
江建林,陈秋芬,陈锋,郭东方,李雪峰,郭京华,何隆英.
天然羧酸盐驱油剂ZY5在高温高盐高钙镁条件下的界面活性与岩心驱油能力[J]
.油田化学,2001,18(2):173-176.
被引量:8
6
江建林,郭东方,李雪峰,赵平文,王新君,吴秀丽,黎贵青.
胡状集油田胡5-15井区天然混合羧酸盐/黄胞胶驱油先导试验[J]
.油田化学,2003,20(1):58-60.
被引量:7
7
王志鹏.
中原油田三次采油技术发展方向和潜力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2003,15(10):53-54.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1
1
王楚媛.
关于三次采油技术的相关问题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12):79-79.
被引量:4
2
张立娟,岳湘安.
岩心多孔介质中三元/二元复合驱比较[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0,23(3):17-20.
被引量:12
3
肖利平,汪孟洋,岳春宏,张雁平,肖新阔.
中原油田提高采收率优化技术[J]
.中外能源,2011,16(5):56-61.
被引量:10
4
张琦.
探讨现阶段三次采油开发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12(17):331-331.
被引量:1
5
邓明静.
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2(22):176-176.
6
刘煜.
疏水性淀粉基阳离子共聚物的合成及堵水性能[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2,13(11):8-11.
7
付美龙,黄俊.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空气泡沫驱方案优化[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35(11):120-123.
被引量:3
8
陈挺,张贵才,葛际江.
普通稠油SP二元复合驱波及系数与驱油效率的关系[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4,27(1):66-70.
被引量:3
9
吕悠然.
关于三次采油技术的探讨[J]
.中国科技博览,2014(19):78-78.
10
王成俊,郑黎明,高瑞民,刘敏.
鄂尔多斯浅层特低渗油藏水驱后空气驱实验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6):135-137.
被引量:3
1
高双华,姚国平,蔡晓梅,赵春旭,王俊仕.
二次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J]
.新疆石油天然气,2015,11(1):51-54.
被引量:4
2
王正茂,廖广志.
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三次采油意义及发展方向[J]
.低渗透油气田,2010(3):81-85.
被引量:2
3
宋星池.
常规稠油油藏三次采油技术优选方法研究[J]
.价值工程,2014,33(16):50-51.
4
张永红.
江苏油田不同类型油藏三次采油对策[J]
.小型油气藏,2008,13(2):39-43.
5
曹仁义.
高含水期油藏三次采油物理模拟评价(英文)[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16):4646-4649.
6
余子敬,郭继香,康凡,杨矞琦,张世岭.
碳酸盐岩油藏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探讨[J]
.辽宁化工,2015,44(9):1098-1101.
被引量:2
7
章喜文.
常规稠油油藏三次采油技术优选方法研究[J]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7):73-74.
被引量:1
8
秦永庆.
BS-12起泡剂在常规稠油油藏三次采油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3(5):309-309.
被引量:1
9
范明.
巧采“阁楼油”[J]
.中国石油石化,2014(7):54-56.
10
周明,冯积累,江同文,刘建勋,周理志.
塔里木油田高温高矿化度油藏三次采油初步研究[J]
.新疆石油地质,2010,31(2):163-166.
被引量:23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