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双向付出”模式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奖、贷、助、补、免"等多维资助体系的建立健全,"育人"逐渐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新热点。针对近些年出现的学生竞贫、依赖、缺失诚信等不良现象,"双向付出"模式应该受到更多重视。它强调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同时,也提倡受助学生主动参与助人的公益活动,从而达到锻炼受助学生奉献能力、传递社会爱心、优化高校资助工作等目的。
作者
陈勇
机构地区
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85-86,共2页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双向付出
高校
资助育人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9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高山.
高等学校资助育人体系重构研究[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25(6):45-47.
被引量:1
2
潘杨,武好明,王亚非.
构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J]
.高校理论战线,2012(9):55-57.
被引量:29
3
唐文红.
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民族地区高校能力发展性资助育人的现实探索[J]
.思想教育研究,2011(7):67-69.
被引量:70
4
余秀兰.
60年的探索: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探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1):151-163.
被引量:70
5
黄建美,邹树梁.
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2(4):81-85.
被引量:120
6
姜旭萍.
关于进一步完善资助育人工作的若干思考[J]
.孝感学院学报,2012,32(1):105-108.
被引量:13
7
黄建美.
“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综述[J]
.思想教育研究,2011(12):104-105.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郭沛,严冰,张玉华.
“希望基金会”:高校帮困育人新模式探索[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8):64-65.
被引量:2
2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2.
3
每年10亿元中央政府出资设立国家助学金[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3596585.html.
4
直播:教育部2007年第12次例行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8xdxs.net/html/xyuan/xyzx/20070822/1446,html,.
5
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操作规程(试行)》.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0).
7
崔邦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回顾与展望》,文献来自2008年12月27日-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论坛.
8
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M]//世界经济管理著作精选.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
9
[美]Neil Gilbert,Paul Terrell.社会福利政策导论[M].黄晨熹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73~274.
10
教育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执行情况》,中广教育网,2010年08月13日.
共引文献
289
1
张东辉,田志磊.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模式成本和收益比较研究[J]
.教育经济评论,2023,8(6):75-91.
被引量:2
2
李昀,张静.
《幽微的人性》对高校困难生精准帮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5):40-42.
3
薛晨浩.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西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建设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5):228-229.
被引量:2
4
姜春美.
论毒树之果原则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23):29-30.
5
杨英.
立德树人视域下发展型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建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6):102-104.
被引量:2
6
胡林林,齐兰芬.
SWOT视角下高校贫困生资助事业发展分析[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32(2):6-10.
被引量:2
7
戴宏.
从受助意愿谈大学生的资助新体系[J]
.江苏社会科学,2012(S1):120-123.
被引量:6
8
张俊,钱太保.
浅析资助工作中对农科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调适[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2).
被引量:1
9
唐继平,晏强.
隐性激励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的动力机制探讨[J]
.当代经济,2013,30(21):104-105.
10
高蕾.
高等学校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研究[J]
.大家,2011(15):226-227.
同被引文献
2
1
汪育文,贡国芳,胡勇.
地方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3):72-76.
被引量:22
2
朱以财.
双轨模式: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实效性的现实路径[J]
.高校辅导员,2014(5):52-5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邵焕举.
构建“三助一体”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模式——以宿迁学院为例[J]
.时代金融,2015(23).
1
唐永明,蔡琼.
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与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233-233.
2
孔祥明.
高校诚信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239-239.
3
王晶.
浅谈大学生缺失诚信的问题[J]
.林区教学,2006(6):30-30.
4
周彦.
浅谈大学生诚信[J]
.经营管理者,2011(16):291-291.
5
叶丽娜.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研究[J]
.现代交际,2011(10):178-178.
6
黄跃舟,张信容,林胜平.
关于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76-79.
被引量:3
7
黄丹丹.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研究[J]
.科教文汇,2011(6):171-173.
被引量:1
8
魏若彧.
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刍议[J]
.科教文汇,2009(23):70-70.
被引量:3
9
刘正平.
缺失诚信的课堂[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4):42-42.
10
林锦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0(5):80-82.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