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红楼梦》的象征主义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论《红楼梦》的象征主义周思源近二十年来,对《红楼梦》各种具体写作手法进行研究的论著并不太少,但是专门从宏观创作方法即“主义”的角度作探讨的却凤毛麟角。而这个问题恰恰是从创作论认识这部伟大小说的辉煌成就,将它的宝贵艺术经验运用于指导当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
作者
周思源
机构地区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言文化系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8-91,共14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关键词
象征主义
《红楼梦》
创作方法
曹雪芹
贾宝玉
象征意味
小说
《石头记》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55
1
杜春耕.
从《风月宝鉴》是演变不出一部《石头记》来的[J]
.红楼梦学刊,2000(4):230-243.
被引量:6
2
谭姗燕,黄曙光.
《红楼梦》中的语音隐喻[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29-30.
被引量:8
3
王玉英.
《红楼梦》中绛珠仙草还泪的象征意蕴[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8-40.
被引量:3
4
叶朗.
《红楼梦》的意蕴[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2):201-207.
被引量:12
5
周思源.
《风月宝鉴》男女主角非宝黛——兼论曹雪芹为什么没续写后30回[J]
.红楼梦学刊,1998(1):37-54.
被引量:5
6
居阅时.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文化象征[J]
.长白学刊,2004(4):98-101.
被引量:1
7
马力.
从叙述手法看“石头”在《红楼梦》中的作用[J]
.红楼梦学刊,1980(3):201-217.
被引量:7
8
冯其庸.
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J]
.红楼梦学刊,1980(4):175-207.
被引量:8
9
周思源.
三论《红楼梦》的“主义”[J]
.中国文化研究,1997(2):77-83.
被引量:2
10
乐黛云.
作为《红楼梦》叙述契机的石头[J]
.中国文化研究,1997(4):117-11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杨天舒,唐均.
林黛玉形象与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下凡—归仙”母题[J]
.红楼梦学刊,2005(3):312-329.
被引量:1
2
杨海波.
本体象征——《红楼梦》象征艺术的终极旨归[J]
.红楼梦学刊,2010(1):83-102.
被引量:8
3
彭毅力.
从《红楼梦》的隐喻与象征看红学的理路——基于接受美学的视阈[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24(3):126-135.
被引量:1
4
张志.
《红楼梦》的现代主义文学特色[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3,23(4):42-48.
5
张志.
论“石头记”题名[J]
.红楼梦学刊,2004(2):276-29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朱盛桂,叶林桢.
惊世骇俗《红楼梦》 千丝万缕唐诗情——试论《红楼梦》对唐诗的运用[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6):123-130.
被引量:2
2
李志琴.
红楼一梦悟人生:《红楼梦》题名问题小议[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99-200.
被引量:1
3
寇春华.
2001—2010年林黛玉研究述评[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5):21-28.
被引量:1
4
高淮生.
学术与创作并举 拓新与旁通兼善:周思源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七[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1):1-11.
被引量:1
5
张志.
也论贾宝玉形象的“玉、石”二重性特征——兼与丁维忠先生商榷[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12-16.
6
杨经建.
珠海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8):70-77.
被引量:2
7
杨经建.
《红楼梦》与《雷雨》:古今文学经典的现代性遇合——在存在论语境中阐释[J]
.社会科学,2016(11):174-183.
8
彭毅力.
从《红楼梦》的隐喻与象征看红学的理路——基于接受美学的视阈[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24(3):126-135.
被引量:1
9
冯全功.
《红楼梦》中“情”及其英译[J]
.曹雪芹研究,2017(3):164-178.
被引量:1
10
李道海.
《红楼梦》中的现代小说元素探析[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5):10-15.
被引量:1
1
周思源.
莫怨东风当自嗟——林黛玉形象研究的一个盲点[J]
.红楼梦学刊,1997(S1):400-414.
被引量:4
2
赫鹏.
《周思源看红楼》[J]
.红楼梦学刊,2005(6):267-267.
3
周思源.
《风月宝鉴》男女主角非宝黛——兼论曹雪芹为什么没续写后30回[J]
.红楼梦学刊,1998(1):37-54.
被引量:5
4
周思源.
《红楼梦》是否创造了一种我们尚未认识的“主义”[J]
.中国文化研究,1996(3):80-85.
被引量:1
5
严云晓.
薄命怜卿甘做妾——赵姨娘形象之我见[J]
.科教文汇,2007(31):189-190.
被引量:1
6
吕致远.
不能贬抑《水浒传》——与周思源先生商榷[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1(5):96-98.
7
周思源.
三论《红楼梦》的“主义”[J]
.中国文化研究,1997(2):77-83.
被引量:2
8
樊英.
女神和女汉子[J]
.做人与处世,2015,0(16):39-39.
9
曹庆晖.
突围路上周思聪[J]
.美术研究,2017(1):78-81.
被引量:3
10
王彩燕.
在轮回穿越中寻找与坚持——解读《红线》中的生态意蕴[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5):26-27.
红楼梦学刊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