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主义与德国科学体制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族主义与德国科学体制化张钢一、引言科学体制化研究历来为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所关注。作为社会学概念的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d)指的是某种特定活动在各种社会的和组织的设置内部成长的过程和定型程度。①根据著名科学社会学家本—戴维的研究...
作者
张钢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7-12,共6页
关键词
民族主义
科学体制化
德国启蒙运动
德国大学
帕拉塞尔苏斯
德意志民族
民族文化传统
莱布尼茨
科学社会学
《圣经》
分类号
G325.16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
1
张钢.
德国科学的体制化与科学文化的发展[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1(4):112-118.
被引量:2
2
张钢.
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J]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6(4):22-28.
被引量:8
3
范保群,张钢.
中世纪教育的发展与近代科学的兴起[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9):61-64.
被引量:1
4
(美)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45,334,398.
5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55.
6
(英)WC丹皮尔.科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89,390.
7
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5.
8
施若谷.
试论科技教育与科技中心转移的关系[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11):43-46.
被引量:8
9
张钢.
科学文化与美国的现代化[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3(6):32-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钢.
科学文化与近代教育发展——兼论科学教育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互动关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5):40-43.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陈邦强.
现代科技革命与金融创新——从马克思的创新观看当代金融创新[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4):10-12.
被引量:3
2
蒋美仕,邓玲玲,夏德计.
论文化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关系[J]
.大学教育科学,2006(1):17-19.
被引量:5
3
袁广林,程方荣.
大学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发展历史述略[J]
.高等理科教育,2006(3):32-37.
被引量:8
4
郭元婕.
科学文化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J]
.教育研究,2006,27(6):59-65.
被引量:11
5
孙俊,潘玉君,贾星客,丁生,岳磊.
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历史地理基础[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1):14-20.
被引量:10
6
孙俊,潘玉君,贾星客.
科学的地域建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效应——基于“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法”的科学活动中心再阐释[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28(5):56-60.
被引量:3
7
张云龙,马淑欣.
论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勾连——基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视角[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38(2):86-92.
被引量:5
8
叶青,昌思晨.
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文化研究概况及对比分析[J]
.科学观察,2023,18(3):59-72.
9
刘杨,宋雄伟.
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J]
.现代教育管理,2023(12):30-40.
被引量:4
10
贾宝余,应验,余江.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科技现代化:意蕴、特色和路径[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39(5):933-944.
1
帅娜.
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研究[J]
.现代交际,2013(2):98-98.
2
孙小淳.
科学文化的营造——从德国的科研机构看“科学文化”之三[J]
.科技导报,2013,31(31):84-84.
被引量:1
3
杨长平.
德国大学图书馆见闻[J]
.贵图学刊,1996(3):68-69.
被引量:2
4
程小澜.
德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及现代化进程述评[J]
.国外情报科学,1997(4):45-48.
被引量:1
5
邹炳易.
1992年德国科学技术发展综述[J]
.国际科技交流,1993(4):36-41.
6
辛彦怀.
十九世纪德国大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3):113-117.
被引量:7
7
杨娜.
民国时期中国科学社在科学体制化方面的贡献[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8):218-219.
8
函授学员张钢“五喜临门”[J]
.军事记者,2003(3):71-71.
9
李伯杰.
“读书民族”是怎样炼成的[J]
.读书,2012(8):147-155.
10
文涵.
中国科学体制化的演进历程——兼与英法两国的比较[J]
.科技创业月刊,2012,25(8):5-6.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