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7-79,共3页
Study & Exploration
同被引文献6
-
1陆沉.始终坚守一种“完整的理性主义”——辨析理性、理智及其他[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
2(匈)卢卡奇(GeorgLukacs)著,王玖兴等.理性的毁灭[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
3[苏]古留加(A·Gulyga) 著,卞伊始桑植.黑格尔小传[M]商务印书馆,1978.
-
4(德)黑格尔(GeorgWilhelmFridrichHegel)著,王造时.历史哲学[M]三联书店,1956.
-
5孙慕天.文明的理论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J].北方论丛,2001(3):26-32. 被引量:4
-
6李龙海.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本质及其主要形态[J].学术交流,2002(5):13-17. 被引量:2
-
1冯桂锋.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之思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0,10(2):21-25. 被引量:2
-
2最近外国哲学新书[J].世界哲学,1984(6):81-82.
-
3李步楼.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J].江汉论坛,1995(6):62-66. 被引量:12
-
4杨玉昌.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分野——论叔本华和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2):40-45. 被引量:1
-
5郑宗言.道教的承负观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辨析[J].长江丛刊,2015,0(25):124-124.
-
6李桂琴.有关以人为本的几个问题辨析[J].理论界,2006(10):152-153. 被引量:1
-
7王永祥.“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问题辨析[J].保定师专学报,1999,12(3):20-24.
-
8李悦书.真理问题辨析[J].探求,2002(2):49-50.
-
9张岱年.中国哲学中理气事理问题辨析[J].中国文化研究,2000(1):19-22. 被引量:1
-
10王身佩.心理学研究中国化问题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13(3):73-78.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