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还是自救──法治的人格精神要素分析
被引量:2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0-105,共6页
Study & Exploration
参考文献1
-
1梁治平.从权力支配法律到法律支配权力[J]读书,1986(08).
同被引文献11
-
1瞿同祖.法律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历史的考察[J].中外法学,1998,10(4):1-12. 被引量:24
-
2马作武.古代息讼之术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2(2):47-51. 被引量:55
-
3李培玉.论传统诉讼意识的特征以及对当代中国的影响[J].南京社会科学,1998(1):51-57. 被引量:5
-
4贺卫方.司法改革中的上下级法院关系[J].法学,1998(9):43-45. 被引量:69
-
5郑永流,马协华,高其才,刘茂林.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的现实变迁——来自湖北农村的实证研究[J].中国法学,1992(6):92-101. 被引量:23
-
6苏力.市场经济对立法的启示[J].中国法学,1996(4):24-32. 被引量:36
-
7何勤华.泛讼与厌讼的历史考察——关于中西方法律传统的一点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3,15(3):10-15. 被引量:22
-
8姜丛华.论法律运行的实现──法律在社会中实现的机制与评价[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5(2):44-49. 被引量:9
-
9徐建波.为法治的春天鼓与呼一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N].法制日报,1998-03-15(4).
-
10江泽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N].人民法院报,1997-12-27(4).
二级引证文献7
-
1吴勇.试论诉讼费用在民事诉讼中的价值[J].当代法学,2002,16(9):14-17. 被引量:4
-
2董志强.关系、法律与经济效率[J].经济评论,2001(5):125-128. 被引量:9
-
3叶反修,马文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我见[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1):87-90.
-
4王军.我国税务行政诉讼制度及其完善[J].税务研究,2002(7):66-69. 被引量:10
-
5郭星华.无讼、厌讼与抑讼——对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法社会学分析[J].学术月刊,2014,46(9):88-95. 被引量:32
-
6何肖洁.中国传统诉讼观念形成原因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2014,23(21):55-59.
-
7袁彬.诉讼保险:二十一世纪新型诉讼救助[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2):107-110. 被引量:3
-
1麻军涛.正党风必须端正生活作风[J].党建,2008(8):48-48.
-
2刘兴奎.守住小节 铸就高尚[J].共产党人,2007(18):18-20.
-
3王高峰,李平.论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3):121-123.
-
4罗光飞,陈伟.论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68-71.
-
5黄燕.“心有主”与“畏己知”[J].华人时刊,2004(2):46-46.
-
6刘云华.谈大公无私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来自抗非典一线勇士的启示[J].岭南学刊,2003(5):37-40.
-
7乔建忠.台胞老人与101名云南贫困学生[J].晚霞,2004(8):25-25.
-
8李海鸥.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J].前线,2004(2):20-22.
-
9《光明日报》刊文努力塑造公共精神[J].领导广角,2003(12):35-35.
-
10黄端生.救灾工作的一个好办法[J].中国民政,1995(8):4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