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纵横”流为侠士说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纵横家在后世的流变,主要派分谋士、文士、侠士三支。流为侠士的一支,实为纵横家中以鲁连为代表的具有所谓“高行义节”的那一品类人物的流变。他们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排难解纷,救弱抗强,继承和发扬了鲁连精神。不同的是,他们已从政坛转向和深入到民间;又往往目无法纪,自由放纵;末流者甚至称霸一方,横行乡闾,而与“豪暴”同流合污了。
作者
熊宪光
机构地区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54-57,共4页
基金
国家教委人文
社科"八五"规划项目
关键词
纵横家
流变
侠士
分类号
B228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2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172
1
郑辉灿.
江湖儒侠梁羽生[J]
.新闻天地(上半月刊),2009(3):33-36.
被引量:1
2
李军辉.
叛逃、抗争和困守——解读古龙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
.社科纵横,2005,20(6):149-150.
被引量:1
3
张彦修.
纵横家新论[J]
.史学集刊,1999(2):12-16.
被引量:6
4
魏秀艳.
《战国策》对苏秦形象的成功描写[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3):15-16.
被引量:2
5
周德钧.
合纵:中国古代地缘政治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1):15-17.
被引量:3
6
熊宪光.
“纵横”流为文士说[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30-36.
被引量:5
7
傅剑平.
纵横家源起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84-92.
被引量:5
8
张烈.
战国纵横家辨——兼与徐仲舒诸先生商榷苏秦等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1986(3):166-174.
被引量:6
9
周鹏飞.
苏秦张仪年辈问题考辨[J]
.人文杂志,1985(6):83-85.
被引量:1
10
钟元凯.
唐诗的任侠精神[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1(4):56-66.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1
1
刘雯芳.
三十年来战国纵横家研究综述[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54-58.
被引量:1
2
汪聚应.
诸子思想与中国侠的人格精神[J]
.社会科学战线,2006(1):277-280.
被引量:5
3
汪聚应.
中国侠起源问题的再考索[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2):42-48.
被引量:15
4
白雪松.
浅论游侠[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8):371-371.
5
陈夫龙.
侠的起源诸学说批判[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42-47.
被引量:12
6
朱萍.
司马迁、班固与游侠[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8):56-59.
被引量:1
7
严红彦.
侠的起源问题研究评述[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27(1):36-40.
8
白贤.
侠的社会源头考论[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3):55-58.
9
宫智维.
侠及其精神传承[J]
.文教资料,2016(26):49-50.
10
王亚民.
回首与展望——百年侠文化研究述论[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42(3):82-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申庆怡.
论春秋战国时代的侠文化[J]
.汉字文化,2019(S02):174-175.
2
朱亦萱.
游离与回归——试论香港黑帮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J]
.甘肃社会科学,2008(1):142-145.
被引量:6
3
汪聚应.
中国侠起源问题的再考索[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2):42-48.
被引量:15
4
王军伟,王震.
近十年春秋战国时期侠文化研究述评[J]
.搏击(武术科学),2010,7(10):33-35.
被引量:3
5
陈宝良.
禅武僧侠:明清佛教之世俗化及僧人之侠客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4):90-102.
被引量:1
6
王京龙.
墨子军事体育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管子学刊,2013(2):80-84.
被引量:2
7
乔玉成.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侠义之维[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6):1-5.
8
刘炜评,王彦龙.
汉代关中游侠刍议[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1):88-92.
9
严红彦.
侠的起源问题研究评述[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5,27(1):36-40.
10
宫智维.
侠及其精神传承[J]
.文教资料,2016(26):49-50.
1
潇水.
侠士消失不见[J]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2009(8):16-17.
2
四一.
高渐离,草根侠士的侠骨与血性[J]
.作文素材,2011(24):16-16.
3
易中天.
谋士的哲学[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09(2):30-31.
4
程进.
墨子:布衣卿相,侠士风范[J]
.高考金刊,2009(1):39-39.
5
林怡.
抓安全管理应注重培养官兵对法纪的敬畏心[J]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08(6):65-65.
6
刘好青.
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J]
.南国博览,2014(9):50-50.
被引量:1
7
唐凯麟.
论戴震“归于必然,适完其自然”的伦理意蕴[J]
.船山学刊,1994(1):36-44.
被引量:3
8
唐大潮.
试论禅宗在明清时的变异[J]
.佛学研究,1995(0):121-125.
9
河之洲[J]
.领导科学,2004(20):28-29.
10
葛景春.
墨与侠——兼论墨子对中国文化之影响[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9(1):21-24.
被引量:3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