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屠格涅夫创作中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屠格涅夫创作中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林精华在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中,既有俄国文化体验又了解西方文化的作家是很多的,但像屠格涅夫这样同时对这两种文化体验深刻、感受强烈者则少见。这种双重文化背景,加上他深厚的哲学素养和社会公民责任感,使得他对在19世纪中叶俄...
作者
林精华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9-106,共8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关键词
屠格涅夫
俄国知识分子
现代知识分子
功利主义
科学主义
理性主义
激进主义思潮
传统知识分子
后进现代化国家
别尔嘉耶夫
分类号
I042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1
刘久明.
郁达夫与屠格涅夫[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4):98-105.
被引量:2
2
张凌江.
言说与倾听──从《罗亭》看权力话语下文本中的两性关系模式[J]
.高校教育管理,1999(3):72-77.
被引量:2
3
刘绿宇.
论“屠格涅夫家族”的少女与少妇形象[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2):95-98.
被引量:5
4
赵明.
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20世纪中国文学接受俄国文学的三种模式[J]
.外国文学评论,1997(1):113-120.
被引量:10
5
朱宪生.
屠格涅夫的美学思想初探[J]
.外国文学研究,1991,13(3):31-39.
被引量:2
6
蓬生.
屠格涅夫小说艺术中的宣教倾向[J]
.外国文学评论,1993(3):123-130.
被引量:1
7
卢兆泉.
浮现作家自我的一种“色素”——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的反讽艺术[J]
.外国文学研究,1993,15(3):77-81.
被引量:1
8
林精华.
俄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传统知识分子──论屠格涅夫对贵族知识分子的审美把握[J]
.外国文学评论,1996(1):97-10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吴嘉佑.
屠格涅夫研究综述[J]
.黄山学院学报,2006,8(6):127-13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叶婷.
从平行研究角度浅析《初恋》与《舞姬》[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6(1):62-64.
被引量:1
2
牟宇池.
屠格涅夫文学作品中哲学思想探究[J]
.青年时代,2016,0(4):11-11.
1
马寅卯.
别尔嘉耶夫和俄国知识分子[J]
.博览群书,2002(4):17-23.
2
汪介之.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J]
.中国比较文学,1999(4):34-46.
3
张晓萌.
黑夜中的眼睛——别尔嘉耶夫的创作及译介漫谈[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260-261.
4
刘守平.
《日瓦戈医生》:主体命运的反思[J]
.国外文学,1998(4):104-107.
被引量:5
5
余刚.
良心——俄国白银时代诗歌读后[J]
.西湖,2005,0(6):74-78.
6
张百春.
别尔嘉耶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J]
.博览群书,2002(4):23-25.
被引量:1
7
赵桂莲.
高尔基关于知识分子与人民关系的思考[J]
.国外文学,1997(1):115-117.
8
裴连山.
爱:生命的本质——重读《战争与和平》[J]
.金陵神学志,2000(1):66-67.
9
温奉桥.
王蒙与20世纪中国激进主义思潮[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9-43.
被引量:1
10
耿海英.
一个反诗意的存在——别尔嘉耶夫论季·尼·吉皮乌斯[J]
.中州大学学报,2012,29(6):48-54.
被引量:1
外国文学评论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