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6-97,共2页
Qilu Journal
同被引文献13
-
1韩东育.《性自命出》与法家的“人情论”[J].史学集刊,2002(2):9-14. 被引量:9
-
2商原李刚.道、法人性论之维的现代审视[J].哲学研究,2006(5):43-48. 被引量:3
-
3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
-
4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
5张申.《再论韩非的伦理思想不是非道德主义》[J].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2).
-
6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61.39.
-
7周炽成.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
8王邦雄.从儒法之争看韩非哲学的现代意义[A].中国文化论文集(五)[C].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印行,1984.
-
9张觉.韩非子校疏析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
10韦政通.先秦七大哲学家[M].台北:水牛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7.
-
1程强.孟子人性说的特异处[J].船山学刊,2011(3):124-128.
-
2傅晓琼.庄子与郭象伦理思想之比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73-78.
-
3苗俊玲.戴震的理欲观[J].重庆社会科学,2002(5):55-57.
-
4王宝杰.对荀子人性论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71-72. 被引量:1
-
5陈德志.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演变及几点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7,9(1):11-15.
-
6陳少明.人、物之间 理解《莊子》哲学的一个关键[J].中国文化,2011(2):14-20. 被引量:2
-
7小溪(编译).现代中国,“纵欲”的时代?[J].财经文摘,2008(6):24-24. 被引量:1
-
8陈爱梅,贾丽民.论斯宾诺莎“自由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1-4.
-
9孙民.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主要“范式”之比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46-51. 被引量:1
-
10常国良.先秦儒家人性说的心理试探[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4(1):5-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