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能革命”的唯物史观评述──读童天湘的《点亮心灯──智能社会的形态描述》
被引量:4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9,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66
-
1魏钦恭.数字时代的社会治理:从多元异质到协同共生[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2):77-87. 被引量:15
-
2王庆.为什么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步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J].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8,0(2):13-23. 被引量:1
-
3江兴流.21世纪是零点能世纪[J].前沿科学,2010,4(3):15-20. 被引量:3
-
4李海艳.论信息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影响[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2):5-9. 被引量:1
-
5李显波.在规范与行为之间——当代中国法治研究的三种路径评说[J].天府新论,2006(2):88-91. 被引量:1
-
6张保生.高智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评童天湘著《智能革命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7):66-69. 被引量:3
-
7刘志涛.信息社会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12):4-7. 被引量:4
-
8吴江,胡斌,刘天印.交互记忆系统影响人群与工作交互的模拟研究[J].管理科学,2009,22(1):48-58. 被引量:16
-
9王立.人类五大文明阶段与生态[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10):17-20. 被引量:1
-
10张银岳.从结构、心灵到体系:社会行动的逻辑演进[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122-12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27
-
1孙伟平.智能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基础和条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48-56. 被引量:29
-
2武建鑫,蒲永平.拨开迷雾:基础学科核心议题的批判性审视与再认识[J].大学与学科,2023,4(4):28-47.
-
3杨述明.数字政府治理:智能社会背景下政府再造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动态,2020(11):25-34. 被引量:24
-
4徐莉,梁震,杨丽乐.人工智能+教育融合的困境与出路——复杂系统科学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21(5):78-86. 被引量:28
-
5张品.智能社会研究述评[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35(2):9-11.
-
6袁新月.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1):102-103.
-
7古丽亚·努尔泰.社会历史阶段视域下政府信息公开发展历程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21(3):22-27.
-
8杨述明.论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的理论逻辑[J].社会科学动态,2021(10):11-17. 被引量:1
-
9卢岚.信息技术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场景勘定[J].探索,2021(6):177-188. 被引量:11
-
10邹荣.智能社会视角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1,6(4):72-80. 被引量:1
-
1吴军.智能革命的冲击[J].党政干部参考,2016,0(19):52-53.
-
2华南.涂子沛 智能社会的距离[J].中华儿女,2016,0(9):61-63. 被引量:2
-
3于金梅.智能社会里的智能战[J].大科技(天才少年图说百科)(B),2015,0(3):60-61.
-
4吴玉娟,黄松.教育的缺失:责任与感恩[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6):111-111.
-
5鲍勤英,王佑涵.和谐亲子点亮心灯[J].幼教博览,2015,0(8):8-9.
-
6E.费因伯格,刘伸.智能革命——“两种文化”走向统一[J].国外社会科学,1986(11):3-7. 被引量:1
-
7远方的现实.点亮心灯[J].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2009(5):4-4.
-
8周荫祖.关于新技术革命的若干哲学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9(2):19-28.
-
9甘自恒.试论教育兴国的战略选择——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而作[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1(3):8-12.
-
10李继宗,王淼洋.认识论面临挑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2(6):3-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