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人类大共同体的哲学思维──雅斯贝尔斯未来世界哲学思想引论
被引量:6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65-69,共5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29
-
1陈周旺.论共同体主义对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批判[J].现代哲学,2000(2):85-89. 被引量:12
-
2徐连明,韦学霖.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兼论其与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的异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S1):38-42. 被引量:7
-
3梦海.交往是人类大同之路——论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J].求是学刊,1998,25(5):39-42. 被引量:18
-
4梦海.哲学与政治的相遇——论雅斯贝尔斯的政治哲学[J].浙江学刊,2004(4):80-90. 被引量:3
-
5周宏.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探析[J].现代哲学,2000(1):85-91. 被引量:20
-
6陶慧玲.通过实践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J].学前教育研究,2006(4):46-47. 被引量:3
-
7庄春梅.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6(7):90-92. 被引量:8
-
8[德]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M].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
9[德]维尔纳·叔斯勒.雅斯贝尔斯[M].鲁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10徐崇温.生存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引证文献6
-
1许锋华.雅斯贝尔斯交往教育思想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1):13-16. 被引量:17
-
2张耀南.“宇宙共同体”:中国哲学的终极关怀[J].新视野,2006(3):50-52.
-
3张耀南.新大人论:西方哲学之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环节[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4):72-76.
-
4王丽莉,姜勇.关于幼儿园教师协同反思的访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7(4):45-48. 被引量:11
-
5梦海.存在如何显现给我们?——论雅斯贝尔斯大全论中的大全存在[J].现代哲学,2003(3):99-105. 被引量:2
-
6向玉乔,陈君丽.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探析[J].云梦学刊,2010,31(3):75-7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1
-
1闵艳莉,周燕.教师研究工作坊:一种新的园本教研组织形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9(2):65-67. 被引量:12
-
2李晓阳.灵魂的唤醒与自由的生成——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的观点[J].新课程(教研版),2008,0(1):4-5. 被引量:1
-
3易素红,汪慧蕙,饶异伦.雅斯贝尔斯“教育之本真思想”及其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8-29. 被引量:3
-
4梦海.走向世界哲学的曙光——论卡尔·雅斯贝尔斯的未来世界哲学规划[J].哲学动态,2007(8):42-48. 被引量:2
-
5马培锋,林盾.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教学思想及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5):137-139. 被引量:3
-
6白逸仙.大学教育:一种培养全人的精神交往——雅斯贝尔斯大学理念解读[J].辽宁教育研究,2008(5):88-91. 被引量:13
-
7庄虹.略论幼儿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园本模式[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6):13-15. 被引量:1
-
8岳亚平.幼儿园团体学习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8(7):15-17. 被引量:2
-
9吴琼.提升反思能力 加速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9(1):30-32. 被引量:6
-
10夏婧,庞丽娟,韩小雨.美国“基于认知发展的数学教育”项目简介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9(4):45-49. 被引量:2
-
1梦海.世界时代与世界哲学[J].江汉论坛,1998(10):38-39. 被引量:2
-
2汪高鑫.试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政治观[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7,15(4):17-19.
-
3冯友兰.程颢、程颐[J].哲学研究,1980(10):44-51. 被引量:2
-
4高岚.伊斯兰教的起源和阿拉伯的政治统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4(4):64-68.
-
5牟钟鉴.孔子思想与祖国统一[J].寻根,2003(6):8-15.
-
6孙丽涛.在断裂中架起桥梁:雅斯贝尔斯历史哲学中的拯救意识[J].河北学刊,2003,23(6):64-66.
-
7王生平.说读书——传道与论道[J].读书,1995,0(7):141-141.
-
8王锐.论先秦诸子关于思想统一的理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3):98-102.
-
9白义.董仲舒“大一统论”的思想基础及其历史意义[J].兰台世界(下旬),2013(4):104-105. 被引量:3
-
10厉永平,薛金星.略论基督教对西欧各国民族意识的压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26(2):23-2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