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思想德育课教育的目的,是教师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要求,转化成他们学习和行为的动机,使他们能更好地按照社会的要求来发展自己。与其它课程的教学过程一样,高校德育课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就课堂空间讲,有两个行为主体,一个是学生群体,即受教育者,一个是教师个体,教育者。教育者将德育课知识在课堂里传授给学生,学生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吸收、消化,通过学生的听课表情、课堂纪律、作业、学生提问、课堂气氛等多方面的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便了解了该堂课的教学效果。其判定的唯一标准,来自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式的信息反馈是否及时与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讲“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因此,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是主体。一门课上得怎样,也就是说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动机,学习的自觉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
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83-86,共4页
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