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西爱情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本文从中外爱情诗的发展历史入题,探讨了中西方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对中西爱情诗实例作出比较分析。文章指出,中西爱情诗的异同是相对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也正是因为它们有某种共同之处,不同国家。
作者
何功杰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39-44,共6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爱情诗
比较
象征
传统
背景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1
曾涛.
试析影响中西爱情诗学之诸因素[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S1):101-105.
被引量:3
2
冯国忠.
浅谈中西古典爱情诗的不同[J]
.国外文学,1985(1):18-33.
被引量:12
3
何焕群.
中西古代悲剧比较研究的断想[J]
.广东社会科学,1987(1):100-107.
被引量:1
4
师凤轩.
中西悲剧文化观之比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4):29-33.
被引量:2
5
徐艳萍,杨跃.
东西方情诗的巧合[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6):162-165.
被引量:3
6
岑玲.
月下谁家砧 一声肠一绝——捣衣诗原型意象探微[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6(1):28-30.
被引量:5
7
陈学斌,刘彤.
中西爱情诗之诗学差异及成因[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2):73-76.
被引量:4
8
尹环.
古诗文中的时空意识解读[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4):90-91.
被引量:2
9
黄益庸;衣殿臣.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历代爱情诗[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10
李友谊.浅论中西爱情诗歌之差异[J]东京文学,2009(05).
引证文献
8
1
陈爱敏.
中西方爱情剧中女性角色塑造意蕴谈[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90-94.
2
房琳琳.
浅谈中西爱情诗的同和异[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0-122.
3
胡改平.
穿越时空的爱情——《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时空观[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5):54-56.
被引量:1
4
高雅慧.
中英文诗词赏析——萨福的《给所爱》与李清照的《醉花阴》[J]
.考试周刊,2008,0(36):210-211.
5
赵千.
李商隐与罗伯特·彭斯爱情诗风格异同之比较[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4):56-57.
6
仇中海.
中国古代爱情诗悲剧色彩的文化背景[J]
.芒种,2014(1):150-151.
7
管秀丽.
中西古典情诗差异之社会文化根源探究[J]
.长城,2014,0(02X):6-7.
8
陈思宇.
试论中西爱情诗意象之差异[J]
.青年文学家,2011,0(3X):204-2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匙为,孙涛.
从《一朵红红的玫瑰》看彭斯的唯美爱情观[J]
.芒种(下半月),2014(6):99-100.
被引量:1
2
侯瑞敏.
中西方男性诗人笔下“怨诗”的比较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5):4-5.
1
李双燕.
英国男怨诗与中国闺怨诗比较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5):44-48.
被引量:2
2
张定.
中西爱情诗比较[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284-285.
3
陈晓萌,张胜楠.
从中西爱情诗之差异看中西爱情观的不同[J]
.北方文学(下),2013(8):97-97.
4
周晗.
“宁静如水”与“热情似火”——中西爱情诗之比较[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2):67-70.
被引量:1
5
马敏亚.
中西爱情诗之比较分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1):195-196.
6
曾涛.
试析影响中西爱情诗学之诸因素[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S1):101-105.
被引量:3
7
张坦.
浅谈中西爱情诗差异[J]
.北方文学(下),2011(11):89-91.
8
李恩慧.
中西爱情诗歌的差异及哲学美学思想[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128-130.
被引量:1
9
却俊.
唐诗与英国浪漫主义爱情诗比较[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12):100-100.
10
黄萍萍,郭慧.
中西爱情诗题材选择比较[J]
.牡丹,2015(11X):165-166.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