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44-48,共5页
同被引文献9
-
1郭云生.略谈明潞王朱常淓草书唐诗汇刊[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5):87-90. 被引量:1
-
2陈信凌.庾信后期诗赋的美学风貌[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22(2):52-57. 被引量:3
-
3牛贵琥.庾信入北的实际情况及与作品的关系[J].文学遗产,2000(5):33-41. 被引量:16
-
4秦琴,王伟.论李煜的书法艺术风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98-99. 被引量:4
-
5秦琴.李煜书学思想研究[J].科教文汇,2010(13):147-147. 被引量:1
-
6王日新,刘卫东.潞王陵石刻文献与《全唐诗》字句异同研究——兼论家教的重要教材及唐诗碑刻的家教榜样[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23-27. 被引量:1
-
7李福顺.中国书法史上应有李煜一席之地[J].艺术百家,2011,27(4):134-137. 被引量:2
-
8马怀云.潞王朱常淓在文化艺术上的贡献[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32(6):114-118. 被引量:3
-
9盛兴军.试论文本的意象空间和生命世界——兼论李煜的词[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1):38-43. 被引量:3
-
1谢春池.重读黄美妙:人与人性[J].厦门文学,2006(4):4-7.
-
2周石麟.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回顾与思考[J].枣庄师专学报,1991(1):43-47.
-
3刘锡庆.中国现代散文的回顾[J].北京社会科学,2002(3):112-117. 被引量:2
-
4林琳.缅怀中的回顾与思考——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7周年[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3):120-122.
-
5周仲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7,22(4):62-69.
-
6吴敢.20世纪《金瓶梅》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下)[J].枣庄师专学报,2001,18(1):1-15.
-
7乔以钢.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1998(2):76-83. 被引量:7
-
8马国权.回顾与思考——庆祝《红楼梦学刊》创刊十周年[J].红楼梦学刊,1989(2):1-7. 被引量:2
-
9杜学文.文学的新启蒙时代——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回顾与思考[J].黄河,2008,0(6):92-104.
-
10红楼梦学刊一九八九年总目[J].红楼梦学刊,1989(4):342-34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