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众文艺接受的特征与引导舆论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6-40,共5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1陈力丹.美学接受理论: 把重心移向读者[J].国际新闻界,1997,19(5):55-60. 被引量:31
-
2周睿.“生成的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1998(2):15-15.
-
3陈力丹.试论说明性信息的接受特征与引导舆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8,23(6):1-7. 被引量:4
-
4马以鑫.大众传播与文艺接受[J].探索与争鸣,1988(3):46-48.
-
5王爱丽.召唤结构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6):210-211.
-
6车玥.从“美国梦”到“中国梦”——从美学角度谈电影中中国形象的构建[J].美与时代(城市),2013(3):5-6.
-
7曹筠.让期刊真正走进读者心里[J].出版参考,2004(7):23-23.
-
8逄增玉.及时的收获与迟到的品评──评《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J].中国图书评论,1998(3):26-27.
-
9林英.优秀电视公益广告召唤结构的构建[J].声屏世界,2014(12):48-49.
-
10寇晓洁.试论文学鉴赏过程中“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的关系[J].魅力中国,2011(6):6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