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中间地带”──论《六十分钟》的叙述模式
被引量:5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26,共9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同被引文献13
-
1孙宏博.从《艺术人生》看明星类谈话节目的特点[J].沈阳大学学报,2004,16(5):107-110. 被引量:1
-
2吕萌.论电视观众的期待视野[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5(2):69-72. 被引量:4
-
3王雄.新闻报道和写作的新维度──论“新新闻学”对我国当代新闻报道和写作方法的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1998(5):149-154. 被引量:9
-
4黄宝书.谈谈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及现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S1):13-14. 被引量:4
-
5易文.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十年回顾[J].新闻知识,2004(8):39-41. 被引量:11
-
6杜晓红.《艺术人生》成功原因探析及其启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4,15(3):81-82. 被引量:2
-
7喜大狼.《艺术人生》结构揭秘[J].当代电视,2003(1):63-63. 被引量:2
-
8王铁男.试论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的发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31-131. 被引量:3
-
9张健华.“文化工业”批判语境下电视谈话节目文化品质的回归[J].新闻界,2007(1):87-87. 被引量:2
-
10张同道.荧屏上的文化版图——中国电视文化栏目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89-9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3
-
1谢常青.新闻故事化与新闻失实[J].新闻界,2005(3):104-105. 被引量:3
-
2华昊.媒介再现与社会真实建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6):64-67. 被引量:3
-
3陶玉流.媒介再现与体育真实建构[J].体育文化导刊,2008(4):40-41. 被引量:3
-
4徐孜望.新新闻主义研究:理论沿革、历史贡献及发展趋势[J].前沿,2008(12):167-169. 被引量:5
-
5丁红.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内涵及其品格[J].重庆社会科学,2009(5):78-83. 被引量:2
-
6余瑞珊.电视新闻故事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传播,2009(6):26-27. 被引量:2
-
7叶砺华.新闻情感本体化、真实主观化及其表现形式——以南平广播电视台历年新闻作品为例[J].东南传播,2011(1):143-144.
-
8谭博治.社会新闻要会讲故事[J].新闻传播,2013(12):267-267.
-
9李智.对新闻事实的一种建构主义解读——兼对客观性新闻报道辩正[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11):55-59. 被引量:6
-
10郜书锴,陈曦.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发现与实践挑战[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2(1):23-33. 被引量:2
-
1沈庆斌.简论专题片的叙述模式[J].电视研究,2002(12):40-40.
-
2王涌.“新闻故事”的文学性和新闻性特色及融合[J].视听纵横,2006(6):33-34.
-
3韩桃林,赵志荣.电视民生新闻故事化表现手法浅析[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9):197-197. 被引量:2
-
4孔凡康.浅谈电视新闻的故事化[J].青年记者,2008(22):77-77. 被引量:2
-
5张大鹏.用故事报道财经[J].青年记者,2006(8):51-52. 被引量:1
-
6毕岚.娱乐新闻“中间地带现象”析[J].新闻记者,2007(5):42-43. 被引量:1
-
7赵海燕.寻找中间地带——探求数学普及读物的突破口[J].编辑学刊,2013(1):82-84.
-
8蔡麒麟.《南方周末》:一份报纸的脆弱与坚强——试析报刊评论与公共精神[J].青年记者,2011(4):60-61. 被引量:2
-
9胡天凤.浅谈县级电视台新闻故事化创作[J].发展,2014(9):125-125.
-
10王秀丽.报纸版式的多维视觉空间[J].新闻战线,2013(8):94-9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