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5期87-92,共6页
Jiang-huai Tribune
共引文献20
-
1蔡岩峣.“现代派”概念的批评踪迹[J].文艺争鸣,2022(7):38-44.
-
2卢铁澎.现代主义与现代性的误读和挪用[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2):12-19. 被引量:2
-
3张志国.中国新诗传统与朦胧诗的起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5):222-234. 被引量:8
-
4王洪岳.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研究的再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60-64. 被引量:1
-
5方岩.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的资源借鉴--以一九八○年代文学批评史研究成果为中心[J].当代作家评论,2014(4):25-35. 被引量:2
-
6耿纪永,张洁.诗学观念与翻译操纵:袁可嘉的“中国式现代主义”与叶芝译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3):116-121. 被引量:2
-
7徐勇.启蒙话语、个人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学的三次转型[J].南方文坛,2015(4):64-69. 被引量:2
-
8方岩.改革进程、国家形象与中国故事——兼谈重述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可能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92-97. 被引量:2
-
9王跃.借鉴与移植:新时期电影中的“意识流”叙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1):79-82. 被引量:2
-
10方岩.从文学期刊到文学选本:1980年代文学批评史形态的一个侧面[J].文艺争鸣,2016(9):45-5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5
-
1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J].文学评论,1998(4):77-84. 被引量:47
-
2严迪昌.他们歌吟在光明与黑暗交替时——评《九叶集》[J].文学评论,1981(6):121-126. 被引量:7
-
3王佐良.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J].文艺研究,1983(4):27-36. 被引量:38
-
4陈维松.论九叶诗派与现代派诗歌[J].文学评论,1989(5):92-99. 被引量:4
-
5张同道.中西文化的宁馨儿──中国现代主义诗的特质研究[J].文学评论,1994(3):52-61. 被引量:7
-
6张同道.中国现代诗与西南联大诗人群[J].中国社会科学,1994(6):156-166. 被引量:16
-
7子张.40年代现代诗派的抒情策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41(2):76-79. 被引量:6
-
8谭桂林.西方影响与九叶诗人的新诗现代化构想[J].文学评论,2001(2):107-116. 被引量:7
-
9张岩泉.论九叶诗派的意象艺术[J].中国文学研究,2001(1):61-65. 被引量:3
-
10王泽龙.九叶诗派意象艺术的现代化追求[J].河北学刊,2006,26(5):137-141. 被引量:3
-
1伍杰.唐湜与书评[J].中国图书评论,2006(6):64-66.
-
2李媛.伴和着生命的潮浪──现实主义与陈敬容诗歌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4):175-196. 被引量:1
-
3汪勇.浅谈“九叶”诗派“新诗戏剧化”理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4):63-65.
-
4阿川.解读诗史 建构诗学 展望诗坛──1996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1):315-319.
-
5曾庆静.T·S·艾略特对九叶诗派“新诗戏剧化”的影响[J].大众文艺(学术版),2008(11):116-117.
-
6韦泱.从《诗创造》到“九叶诗派”[J].新文学史料,2006(4):189-194. 被引量:2
-
7张孝评,王小侠.简论诗的意象运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4):123-125.
-
8颜同林.新诗戏剧化与文体张力——以叶延滨的探索为例[J].四川戏剧,2008(5):33-35.
-
9邹水旺.“平衡”:“九叶诗派”的美学追求[J].江西社会科学,1994,14(4):85-89. 被引量:2
-
10赵天.乱世奇葩——《诗创造》探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2):6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