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杜丽娘心态探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不仅由于作品反映了她至深至切地追求自由爱情的行动,更是由于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青年女子的苦闷的内心世界。杜丽娘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始终如一的爱情心态,是性心理的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
作者
汤春华
出处
《江汉学术》
1996年第2期25-29,共5页
JIANGHAN ACADEMIC
关键词
文艺心理学
人物形象塑造
心理描写
汤显祖
《牡丹亭》
分类号
I207.24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4
1
叶树发.
《牡丹亭》主题与明中叶美学嬗变[J]
.江西社会科学,1998,18(8):46-50.
被引量:6
2
陈庆惠.
《牡丹亭》的主题是肯定人欲,反对理学[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6(4):77-81.
被引量:4
3
梅溪.
牡丹亭中的几个人物形象[J]
.文史哲,1957(7):56-61.
被引量:5
4
卜键.
美丑都在情和欲之间——《牡丹亭》与《金瓶梅》比较谈片[J]
.文学评论,1987(5):142-148.
被引量:1
5
陈维昭.
《牡丹亭》之“情”的文化意蕴[J]
.艺术百家,1994,10(4):64-69.
被引量:1
6
林明华.
中国女性情爱自主意识的时代差——崔莺莺与杜丽娘比较[J]
.中国文学研究,1991(3):52-58.
被引量:1
7
徐保卫.
走出牡丹亭——汤显祖和他的世界[J]
.艺术百家,1989,5(4):11-17.
被引量:2
8
何寅.
再说《牡丹亭》[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2):41-45.
被引量:3
9
汤显祖;徐朔方;杨笑杨.牡丹亭[M]{H}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
罗小华.
从山鬼到杜丽娘——谈性爱女神形象复合和嬗变的文化意义[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85-8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范红娟.
杜丽娘形象变迁和20世纪戏曲文本研究[J]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5):130-134.
被引量:3
2
李赛.
至情——杜丽娘生死不渝的幸福观[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5):71-71.
3
胡炜.
杜丽娘心路旅程与社会思潮的逻辑关系[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9):193-194.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柏红秀.
书籍阅读与杜丽娘的人性觉醒[J]
.艺术百家,2014,30(4):220-221.
2
朱方遒.
《牡丹亭》新论:杜丽娘的性格重塑与“游”的文化传统[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2):105-109.
3
陈丽波.
论赵清阁小说《杜丽娘》对杜丽娘形象的改编[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6):94-96.
1
范育新.
从愁情词看两位女词人的爱情心态[J]
.文教资料,2009(1):22-23.
2
王晓雁.
一种净化的诗意的美——读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4):224-225.
被引量:2
3
王晓骊.
宋代词人“游戏”情结解析[J]
.中国韵文学刊,2005,19(3):40-45.
4
黄亚清.
朱淑真诗词爱情心态浅探[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1):58-61.
被引量:3
5
周天意.
像这样爱一次[J]
.党建文汇(上半月),2013(6):60-60.
6
邱福庆.
《铸剑》:鲁迅的爱情宣言与生命宣言[J]
.龙岩学院学报,2007,25(4):77-80.
被引量:3
7
李冬红.
《花间集》的内部模仿[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26(2):71-73.
被引量:1
8
李庆信.
妻妾制度与宝黛爱情——对《红楼梦》爱情描写的文化学透视[J]
.天府新论,2005(1):132-137.
被引量:6
江汉学术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