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东盟及其在亚太的地位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东盟及其在亚太的地位尚前宏丁奎松后冷战时代的矛盾错综复杂,各种力量的合纵联横不断变化,为中小国家对地区事务施加影响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东盟正是抓住这个机遇谋求发展,迅速崛起为亚太地区一支引人注目的战略力量,而其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1995年7月吸纳越...
作者
尚前宏
丁奎松
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东盟
东南亚地区
经济合作
政治合作
亚太地区
友好合作条约
东盟地区论坛
澳大利亚
首脑会议
东盟自由贸易区
分类号
D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71
1
刘世元,韦经建,车丕照.
论区域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4(5):54-59.
被引量:2
2
郄清良.
小国大外交——新加坡大国平衡战略的形成与演变[J]
.东南亚纵横,2005(1):7-11.
被引量:14
3
周方银.
无政府状态下小国的长期存在[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2):43-48.
被引量:12
4
何希泉,许涛,李荣,刘桂玲,魏宗雷.
欧亚地区安全合作与趋势[J]
.现代国际关系,2002(7):46-55.
被引量:5
5
K.C.哈吉耶夫,常玢(译).
后苏联空间[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6(2):91-94.
被引量:4
6
朱宁.
东亚安全合作的三种模式——联盟安全、合作安全及协治安全的比较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9):52-57.
被引量:20
7
[英]戴维·M·沃克 邓正来等译.《牛津法律大辞典》[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904页.
8
[英]巴瑞·布赞 [丹麦]奥利·维夫 [丹麦]迪.怀尔德 朱宁译.《新安全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189页.
9
[6][11]梁西:《国际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10
Barry Buzan, "New Patterns of Global Security in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67, No. 3, 1991, pp. 431-451.
引证文献
5
1
袁翔珠.
东盟的一体化进程及其特点[J]
.中国西部科技,2004,3(5):101-102.
被引量:1
2
梁山.
康奈在广交会上收获丰厚[J]
.西部皮革,2005,27(11):48-48.
3
朱宁.
东亚安全合作的三种模式——联盟安全、合作安全及协治安全的比较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9):52-57.
被引量:20
4
杨丽艳.
关于东盟的几点国际组织法思考[J]
.法学评论,2000,18(5):122-128.
5
王树春,王洪波.
冷战后小国推行平衡外交的不同结果——基于欧亚和东南亚小国的对比分析[J]
.战略决策研究,2016,7(3):3-2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王志伟.
东亚安全的基础、困境与出路[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0(4):25-29.
被引量:1
2
陈寒溪,孙学峰.
东亚安全合作的现实与前景--观点的分歧及其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3):49-57.
被引量:16
3
刘永涛.
东北亚地区主义语境下的中美关系[J]
.国际观察,2008(3):44-50.
被引量:3
4
郭延军.
东亚安全的区域治理之道——评《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8,25(4):110-113.
被引量:3
5
金熙德.
东亚合作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1):49-55.
被引量:11
6
刘向阳,刘海元.
浅析影响东盟一体化程度的主要因素[J]
.经济研究导刊,2009(4):232-233.
被引量:1
7
李志斐.
东亚安全:合作模式与结构[J]
.当代亚太,2010(6):103-121.
被引量:6
8
刘昌明.
双边同盟体系制约下的东亚地区主义:困境与趋向[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1(1):112-127.
被引量:8
9
刘昌明.
地区主义对东亚双边同盟体系的挑战及美国的应对战略[J]
.山东社会科学,2011(5):97-103.
被引量:1
10
张威威.
论中日韩安全合作[J]
.和平与发展,2011(4):22-25.
被引量:2
1
祝猛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曾中止于20世纪50年代吗?——与杨奎松教授商榷[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3):22-26.
被引量:1
2
乌克兰因颜色革命走上"不归路"[J]
.现代阅读,2014(4):35-35.
3
张弘.
杨奎松:历史的发展有太多偶然[J]
.博览群书,2009(7):32-39.
4
张弘.
杨奎松:历史的发展有太多偶然[J]
.中国改革,2009(5):77-80.
5
佟丽华.
律师行业要真正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战略力量[J]
.中国律师,2012(12):1-1.
6
合纵联横 信息共享——华为3com构建广州市电子政务外网[J]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9):47-48.
7
王在邦.
世界政治2002 在动荡中回归理性[J]
.瞭望,2002(51):6-8.
8
肖枫.
世界“多极化”趋势会逆转吗[J]
.当代世界,2002(8):7-8.
9
牛军.
中美:依存和竞争之中[J]
.世界知识,2003(1):13-14.
10
高祖贵.
转型中的战略力量:伊斯兰世界[J]
.国际资料信息,2004(4):13-17.
被引量:2
现代国际关系
199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