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韦伯的“理想类型”及其晚期运用——社会结构分析和它对认识“转型社会”的一点启示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不少学者已在探讨韦伯学说中有认识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遗产。社会学类型的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对认识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韦伯社会学类型的建立,与他著名的方法论概念“理想类型”的形成是一致的。在他那里,社会学由“理想类型”找到了属于认识现实的独特方法和角度。按照韦伯的论述,“
作者
郑杭生
朱晓权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4期62-67,共6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韦伯
“理想类型”
转型社会
社会结构
传统型
社会学
科层制
社会行动
社会类型
支配者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08
1
岳天明.
世纪之交的方法论之争与马克斯·韦伯的调适策略[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3):134-144.
被引量:2
2
李放春,晁群.
韦伯社会学学说是怎样进入中国的?——前帕森斯的学术传播史考察[J]
.开放时代,2023(4):94-107.
被引量:1
3
郑杭生,杨敏.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一种社会学分析的新视角[J]
.社会科学,2006(10):109-115.
被引量:77
4
王泽鉴.
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人格权的性质及构造: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的保护[J]
.人大法律评论,2009(1):51-103.
被引量:79
5
丁邦平.
国际比较教育的若干方法与理论——兼谈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比较教育研究,1999(2):13-18.
被引量:22
6
郑杭生.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社会学[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3):23-30.
被引量:7
7
金民卿.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化[J]
.哲学动态,1998(6):21-24.
被引量:14
8
苏国勋.
麦克思·韦伯社会学思想概观[J]
.哲学动态,1986(8):29-33.
被引量:2
9
郑杭生.
社会学对象问题新探[J]
.社会学研究,1986(1):68-75.
被引量:31
10
郑杭生,洪大用.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与社会──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协调[J]
.云南社会科学,1997(5):4-13.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8
1
徐书业.
社会转型——学校文化生态建构的背景分析[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1):16-24.
被引量:1
2
童潇.
郑杭生教授的发展社会学研究述评[J]
.北京社会科学,2010(5):4-9.
3
王梦宇.
互联网时代的警察角色变革[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2):21-28.
被引量:8
4
刘影.
转型和转场:范式转换视角下传统出版社数字化发展策略[J]
.现代出版,2019(6):41-46.
被引量:9
5
陈玉生.
理论自觉的思想资源、本体创新与价值关怀--以社会运行理论为例[J]
.学习与实践,2020(3):101-110.
被引量:4
6
田孟.
“郊区社会”的兴起与城乡关系的新变革[J]
.天府新论,2022(1):99-110.
被引量:1
7
俞凌云,林杰.
“理想类型”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J]
.比较教育研究,2022,44(1):59-68.
被引量:6
8
奂平清.
郑杭生先生的韦伯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建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61(5):55-63.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杨启光,王帅杰.
文化国际主义与国际交流合作:一种理想类型的历史考察[J]
.国际观察,2023(6):127-154.
2
郑韵英,韦小铃,严凤英.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平台开发探析[J]
.高教论坛,2009(11):12-16.
被引量:7
3
王梦宇.
论“枫桥经验”在公安法学教育中的引入路径[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8,30(5):128-132.
被引量:1
4
马顺成.
警察角色定位的理论检视与属性分析[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0(5):146-156.
被引量:6
5
陈玉生.
“民-群”视角下的社会参与层次:社区公共活动场所的集群效应研究[J]
.社会科学,2020(12):13-28.
被引量:12
6
贺敏.
辞书出版高质量发展分析与思考[J]
.中国出版,2020(23):61-65.
被引量:1
7
杨发祥,胡高强.
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社会学“三大体系”构建——以郑杭生学术历程为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60-172.
被引量:2
8
周干茜.
重新进入场域:有声出版的位置、资本和惯习[J]
.东南传播,2021(1):20-23.
9
杜矛.
传统图书出版与现代互联网的融合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8):38-40.
被引量:1
10
李频.
编辑出版理论深化的内在概念问题[J]
.编辑学刊,2021(4):6-11.
被引量:2
1
金虹霞.
社会类型: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现实启示[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3):163-164.
2
陆贵山.
论文艺的主观性[J]
.社会科学战线,1982(1):232-240.
3
马用浩.
弱势群体问题的深层思考[J]
.理论参考,2004(4):43-44.
被引量:5
4
高鉴国.
社区的理论概念与研究视角[J]
.学习与实践,2006(10):91-94.
被引量:19
5
梁向阳.
论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研究方法[J]
.社会学研究,1989(1):105-111.
被引量:5
6
徐福祥,李宝山.
传统与现代: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二分法[J]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0(1):69-71.
7
郑杭生,朱晓权.
论韦伯的“理想类型”及其早期运用——“文化意义”的检索和由此引出的关于东西方现代化问题的一个争论[J]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2):121-129.
被引量:7
8
顾宗枨.
提高资本生产率是现代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J]
.天府新论,1988(6):14-16.
9
王占国.
农村的社会变迁:从传统到现代——以对宜宾农村的个案调查为例[J]
.天府新论,2004(B12):217-218.
10
王海玲.
浅析《孤独的人群》[J]
.学理论,2013(12):93-94.
天津社会科学
199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