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中石器时代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旧石器时代如何向新石器时代转化的问题,换言之即所谓中石器时代的问题,是当代欧洲考古学的一个热点。因为这个阶段是农业产生,人类由食物采集转向食物生产的关键,因而也是整个世界考古学界密切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等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不断发现,中国是否存在"中石器时代"的问题自然而然地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有的学者坚持使用中石器时代的概念。
作者
陈星灿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5-142,共8页
Archaeology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
细石器
考古学家
裴李岗文化
全新世
农业经济
仰韶文化
文化发展
食物生产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7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15
1
张祖方.
爪墩文化——苏北马陵山爪墩遗址调查报告[J]
.东南文化,1987(2):1-18.
被引量:7
2
邱立诚,宋方义,王令红.广东阳春独石仔洞穴文化遗址发掘简讯[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03).
3
孔昭宸,杜乃秋.北京地区距今30,00010—10,000年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迁[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0(04).
4
Sarunds Milisauskas.European Prehistory,1978.
5
H.M Westropp.Prehistoric Phases,1872.
6
G.clark.Mesolithic Prelude,1980.
7
G.de Mortillet.Musee Prehistorigue,1881.
8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y,1960.
9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uica Micropedia,1980.
10
Frank W.Eddy.Archaeology.A Cultural-evolutionary Approach,1984.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周国兴.
河南许昌灵井的石器时代遗存[J]
.考古,1974(2):91-98.
被引量:45
2
王建,王向前,陈哲英.
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J]
.考古学报,1978(3):259-288.
被引量:128
3
安志敏.
海拉尔的中石器遗存——兼论细石器的起源和传统[J]
.考古学报,1978(3):289-316.
被引量:86
4
贾兰坡,盖培,尤玉桂.
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2(1):39-58.
被引量:178
5
安志敏,吴汝祚.
陕西朝邑大荔沙苑地区的石器时代遗存[J]
.考古学报,1957(3):1-12.
被引量:29
6
安志敏.
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对海东的影响[J]
.考古,1984(5):439-448.
被引量:24
7
葛治功,林一璞.
大贤庄的中石器时代细石器——兼论我国细石器的分期与分布[J]
.东南文化,1985(0):2-17.
被引量:22
8
张祖方.
苏北马陵山中段的细石器[J]
.东南文化,1985(0):23-33.
被引量:5
9
王向前,丁建平,陶富海.
山西蒲县薛关细石器[J]
.人类学学报,1983,2(2):162-171.
被引量:52
10
陈淳.
中国细石核类型和工艺初探——兼谈与东北亚、西北美的文化联系[J]
.人类学学报,1983,2(4):331-341.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14
1
王子今.
秦汉时期气候变迁的历史学考察[J]
.历史研究,1995(2):3-19.
被引量:102
2
原思训.
华南早期新石器14C年代数据引起的困惑与真实年代[J]
.考古,1993(4):367-375.
被引量:8
3
李恭笃.
辽宁原始文化区系划分与类型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6(2):92-96.
被引量:6
4
仇士华,蔡莲珍.
碳-14测定年代与考古研究[J]
.考古,1982(3):316-319.
被引量:2
5
戴国华.
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类型与分期[J]
.考古学报,1989(3):263-274.
被引量:4
6
张之恒.
谈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两个问题[J]
.东南文化,1989(3):141-147.
被引量:2
7
焦天龙.
更新世末至全新世初岭南地区的史前文化[J]
.考古学报,1994(1):1-24.
被引量:10
8
任重.
淮河下游流域史前农业探述[J]
.农业考古,1996(3):71-77.
被引量:2
9
安志敏.
中国细石器发现一百年[J]
.考古,2000(5):45-56.
被引量:37
10
杜水生.
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J]
.考古学报,2007(2):127-152.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75
1
李意愿.
莫维斯线与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研究[J]
.南方文物,2011(4):109-115.
被引量:3
2
河南灵宝市北阳平遗址调查[J]
.考古,1999(12):1-15.
被引量:5
3
彭适凡.
江西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谈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发掘的主要收获[J]
.农业考古,1998(1):389-392.
被引量:22
4
韩康信,松下孝幸.
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体质特征研究及与西日本弥生时代人骨比较概报[J]
.考古,1997(4):32-42.
被引量:18
5
苏秉琦.
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兼谈当前田野考古工作的重点或大课题[J]
.文物,1986(8):41-44.
被引量:125
6
李宇峰.
红山文化发现的石农具[J]
.农业考古,1985(1):52-54.
被引量:5
7
叶玉奇.
江苏吴县出土的石犁[J]
.农业考古,1984(1):49-52.
被引量:6
8
河南灵宝铸鼎源及其周围考古调查报告[J]
.华夏考古,1999(3):19-42.
被引量:15
9
李隆助,李占扬,李勇军,赵志文.
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文化——主要记述秃鲁峰和水杨介遗址[J]
.华夏考古,1998(2):107-113.
被引量:15
10
安志敏.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J]
.考古,1981(3):252-260.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9
1
陈星灿.
黄河流域农业的起源:现象和假设[J]
.中原文物,2001(4):24-29.
被引量:8
2
贾伟明.
农牧业起源的研究与东北新石器时代划分[J]
.北方文物,2001(3):12-20.
被引量:1
3
安志敏.
中国细石器发现一百年[J]
.考古,2000(5):45-56.
被引量:37
4
赵宾福.
考古学的分期与石器时代的分野[J]
.贵州社会科学,2009(1):113-117.
被引量:1
5
陈明远,金岷彬.
历史考古的新观点(之七) “野蛮社会”“农业革命”和三分期理论的修正[J]
.社会科学论坛,2014(7):26-50.
被引量:4
6
余西云.
中国考古学百年回顾与前瞻[J]
.中原文物,2021(6):26-33.
被引量:1
7
李永强.
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研究的几个问题[J]
.南方文物,2023(5):36-44.
8
张致政.
封开黄岩洞遗址再研究[J]
.文博学刊,2023(4):24-36.
9
崔昊,王佳慧.
浅析嫩江流域原始石器的分期和分类[J]
.青年文学家,2015(5X).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靳英帅,张晓凌,仪明洁.
楔形石核概念内涵与细石核分类初探[J]
.人类学学报,2021(2):307-319.
被引量:11
2
朱之勇,唐睿,王潇玉,王赫.
山西吉县柿子滩细石器遗址发掘与研究进展[J]
.边疆考古研究,2021(2):85-95.
被引量:1
3
刘宝山.
论关陇文化与青海史前文化的关系[J]
.东南文化,2007(3):17-22.
被引量:3
4
韩建业.
试论作为长城“原型”的北方早期石城带[J]
.华夏考古,2008(1):48-53.
被引量:28
5
朱之勇.
试论当前细石器研究中的几个概念问题[J]
.华夏考古,2008(3):55-59.
被引量:1
6
朱之勇.
中国细石器起源之我见[J]
.北方文物,2008(4):3-6.
被引量:3
7
朱之勇.
中国细石器相关问题研究评论[J]
.四川文物,2009(3):45-51.
被引量:3
8
黄运明.
磁山文化分布范围探析[J]
.文物春秋,2009(4):3-7.
被引量:5
9
苏海洋.
论大地湾一期文化与中国农业起源的关系[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6):97-101.
被引量:5
10
张东菊,陈发度,BETTINGER R L,BARTON L,吉笃学,MORGAN C,王辉,程晓钟,董广辉,GUILDERSON T P,赵晖.
甘肃大地湾遗址距今6万年来的考古记录与旱作农业起源[J]
.科学通报,2010,55(10):887-894.
被引量:47
1
左洁,崔明.
宋代磁州窑吉祥图案研究[J]
.兰台世界(下旬),2013(12):141-142.
2
布鲁斯·史密斯(BmceD.Smith),陈航,潘艳,陈淳.
低水平食物生产[J]
.南方文物,2013(3):151-165.
被引量:3
3
马新爱.
论磁山文化的特征与源流[J]
.河北学刊,1995,15(4):83-86.
被引量:2
4
思晋.
松嫩平原古代的陶支脚[J]
.北方文物,1986(1):18-20.
被引量:4
5
Gary W.Crawford 陈雪香 栾丰实 王建华.
山东济南长清月庄遗址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J]
.江汉考古,2013(2):107-116.
被引量:45
6
赵红梅,Franclos Nadeau.
极地文化生存[J]
.人与生物圈,2016,0(1):124-125.
7
大名县赵鸭窝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J]
.文物春秋,2013(4):37-42.
被引量:2
8
郄文革,郄柳茵.
陶趣[J]
.当代人,2015,0(10):76-78.
9
知原.
发生在1万年前的绿色革命——中国史前考古漫录[J]
.百科知识,1997,0(10):48-50.
10
梅鹏云.
磁山文化再观察[J]
.文物春秋,2002(4):7-15.
被引量:8
考古
199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