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郭嵩焘出使英国时的矛盾心态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郭嵩焘是中国首任驻外公使。对于郭嵩焘在中国步入世界过程之中的先驱者地位,论者皆有定论。对他是否自愿出使这一问题,一般也予以肯定回答。如熊月之就以为郭嵩焘出使英国是“心甘意愿”的,郭的这一举动是向天朝自大的传统观念公开挑战。
作者
夏泉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88-293,共6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郭嵩焘
矛盾心态
驻外公使
英国
肯定回答
传统观
先驱者
国步
天朝
有定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熊月之.
郭嵩焘出使述略[J]
.求索,1983(4):95-101.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2
1
李勤通.
论传统君主批判思想的嬗变:从黄宗羲到郭嵩焘[J]
.岳麓法学评论,2020(1):79-100.
2
周天宇.
英帝国殖民战略如何影响晚清当权士人:以郭嵩焘的见闻和洋务实践为例[J]
.东方学刊,2022(2):90-103.
3
邹红霞.
论郭嵩焘的外交思想[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7(1):49-53.
被引量:1
4
徐健,李静.
论郭嵩焘的外交思想[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3):13-17.
被引量:1
5
李志茗.
论郭嵩焘的外交理论及实践[J]
.史林,2000(3):79-85.
被引量:2
6
张元.
郭嵩焘“通其情,达其理”的外交思想——来自“中国中心论”的思考[J]
.安顺学院学报,2008,10(2):27-29.
7
张丽.
简析郭嵩焘外交思想的三个显著特点[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50-151.
8
王中华.
论郭嵩焘的外交思想[J]
.时代教育,2012(3):181-181.
被引量:1
9
林东梅.
浅析郭嵩焘的外交思想[J]
.城市学刊,2015,36(5):101-105.
被引量:1
10
吕漫,周宁.
知礼、守节、创新:郭嵩焘外交活动评析[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30-133.
同被引文献
20
1
钟叔河.
论郭嵩焘[J]
.历史研究,1984(1):117-140.
被引量:10
2
夏泉.
试论晚清早期驻外公使的国际法意识[J]
.江西社会科学,1998,18(10):64-69.
被引量:15
3
夏泉.
开眼看世界与郭嵩焘的教育思想[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2):78-83.
被引量:3
4
熊月之.
论郭嵩焘[J]
.近代史研究,1981(4):169-183.
被引量:10
5
夏泉.
论晚清驻外使馆的设立[J]
.江西社会科学,1992,12(3):60-65.
被引量:2
6
熊月之.
郭嵩焘出使述略[J]
.求索,1983(4):95-101.
被引量:13
7
戴健.
李鸿章致吴赞诚的节札[J]
.安徽史学,1985(5):73-79.
被引量:1
8
王维江.
郭嵩焘与刘锡鸿[J]
.学术月刊,1995,27(4):76-81.
被引量:9
9
吴祖鲲.
中西文化交流的先行者——“西学东渐”中的郭嵩焘[J]
.社会科学战线,1995(2):138-143.
被引量:2
10
田海林,宋淑玉.
郭嵩焘评议[J]
.史学月刊,2001(3):60-6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周天宇.
英帝国殖民战略如何影响晚清当权士人:以郭嵩焘的见闻和洋务实践为例[J]
.东方学刊,2022(2):90-103.
2
夏泉.
略论清季早期驻外公使刘瑞芳[J]
.贵州文史丛刊,2000(4):27-29.
被引量:1
3
方英.
许钤身未能出使日本考[J]
.历史档案,2009,22(1):85-8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赵高峰.
许钤身未能出使日本考辨——兼与方英研究员商榷[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4):53-55.
2
吴佩林,张国平.
简论甲午战争前清季驻英使节的英国观[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49-53.
1
石源华.
汪精卫:从反帝先驱到叛国巨奸[J]
.世界知识,2008(3):54-56.
2
刘本森,郭燕飞.
大声说不如悄悄做——郭嵩焘悲剧命运解读[J]
.兰台世界(上旬),2010(10):46-46.
3
陈长启,汪志国.
论二次革命中的柏文蔚[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1):53-55.
4
李福泉教授来常德师专讲学[J]
.武陵学刊,1996,31(5):33-33.
5
殷俊玲.
李鸿章对外之矛盾心态浅析[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2):68-71.
被引量:2
6
单辉.
波谲云诡中的同行者——东林党之于张居正改革的矛盾心态探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2):163-164.
7
刘丽.
怅望千秋一掬泪 盛世歌者萧条人——汉唐文人的矛盾心态[J]
.华夏文化,2003(3):32-33.
被引量:1
8
殷俊玲.
洋务派矛盾心态析[J]
.北方论丛,1992,0(4):44-48.
被引量:1
9
王光银.
浅论“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的矛盾心态[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8(5):26-29.
被引量:1
10
张颐武.
“山寨”的活力和限度[J]
.新西部,2009(3):53-53.
被引量:3
近代史研究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