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缅怀范老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时,我们举行第一任所长范文澜同志铜像揭幕式,意义是很重大的。 范老是我国最早应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的一代大师,和郭沐若同志齐名。他提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神似”,不要“貌似”,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行动的指南,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正确地解决历史上的具体问题,否则就是教条主义,他叫作带括号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
刘桂五
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8,共4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研究
建所40周年
近代史研究
行动的指南
理论和实践
教条主义
观点和方法
“神似”
范文澜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1
1
田居俭.
论良史工文[J]
.史学理论研究,2008(2):16-29.
被引量:8
2
叶江.
对50余年前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的新思索[J]
.民族研究,2009(2):1-10.
被引量:13
3
黎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J]
.历史研究,1983(2):3-16.
被引量:17
4
范文澜.
反对放空炮[J]
.历史研究,1961(3):1-4.
被引量:13
5
章冠英.
关于漢民族何时形成的一些問題的商榷[J]
.历史研究,1956(11):65-79.
被引量:5
6
范文澜.
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J]
.历史研究,1954(3):15-25.
被引量:61
7
刘大年.
方法论问题[J]
.近代史研究,1997(1):3-26.
被引量:16
8
范文瀾.
历史研究中的几个問題——北京大学“历史問題講座”第一講[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3(2):3-12.
被引量:5
9
丁守和,陈文桂.
实事求是和历史科学[J]
.近代史研究,1979(1):70-95.
被引量:6
10
牙含章,孙青.
建国以来民族理论战线的一场论战——从汉民族形成问题谈起[J]
.民族研究,1979(2):3-8.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3
1
陈其泰.
范文澜治史精神的当代价值——纪念范文澜诞辰120周年[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6):46-50.
2
张越.
范文澜与“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J]
.中国社会科学,2020(7):183-203.
被引量:12
3
赵梅春.
马克思主义史学之史家修养论[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3):28-3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卢修龙.
日本学者眼中的东亚世界——读川本芳昭教授《东亚古代的诸民族与国家》[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2(2):270-280.
2
夏春涛.
2020年历史理论研究综述[J]
.史学理论研究,2021(2):47-63.
3
梁君思.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J]
.民族学刊,2021,12(2):31-40.
被引量:3
4
刘正寅.
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J]
.历史研究,2022(3):33-43.
被引量:9
5
刘正寅.
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J]
.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2(11):88-94.
6
左玉河.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与“三大体系”建设[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5):40-54.
被引量:2
7
杨霖怀,王建华.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与人民历史的书写[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3(4):4-17.
8
刘永祥,庄超.
“去欧美化”:新中国史学早期转向的另一种解读[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6(2):155-161.
9
李鸿宾.
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与特质[J]
.中国文化研究,2024(1):2-9.
被引量:2
10
李孝迁.
范文澜讲演记录稿《中国封建社会》导读[J]
.历史教学问题,2024(2):161-168.
1
吴小妮.
那代人都是陈独秀的学生——陈独秀对毛泽东的影响[J]
.粤海风,1999,0(3):13-15.
2
崔志海.
向前辈学习,开拓创新近代史研究[J]
.近代史研究,1990(6):11-12.
3
黄正柏.
如何学习历史[J]
.教师教育论坛,1997,23(1):14-19.
4
唐培吉.
周恩来的为民精神永存[J]
.党政论坛,1998(3):14-15.
5
有林.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典范——缅怀彭真同志[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5(2):4-11.
6
赵鉴鸿.
“第二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述要[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1):82-83.
7
施建雄,李德盛.
浅论范文澜与他的经学研究[J]
.三明学院学报,1996,14(1):41-43.
8
谭天度,高宏的.
追忆五四运动[J]
.党史天地,1999,0(4):4-6.
9
丁守和.
关于近代史人物研究和评价问题[J]
.近代史研究,1983(4):1-31.
被引量:9
10
吴楚婴.
永远的楷模——苏焕清将军谈黄克诚[J]
.湘潮,2002,0(5):4-6.
被引量:1
近代史研究
199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