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文艺的美的情感——重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几年来,出现了一种将文艺的美的情感抽象化的倾向,不但造成了理论的倒退和混乱,而且给社会主义文艺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倾向还直接或间接地否定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否定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基本原理。这就使它的理论影响带有更为根本的、全局的性质。诚然,
作者
严昭柱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13,共10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美学
社会主义文艺
延安文艺座谈会
《讲话》
文艺学
基本原理
理论影响
抽象化
毛泽东同志
美学品格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J0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文学评论》1989年总目录[J]
.文学评论,1989(6):158-160.
被引量:21
2
刘再复.
论文学的主体性(续)[J]
.文学评论,1986(1):3-20.
被引量:68
共引文献
87
1
杨希帅.
“新时期文学”:批评概念的浮沉与“当代文学”的结构变动[J]
.文艺争鸣,2022(10):85-90.
2
白欢.
“异化”的本土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J]
.文艺争鸣,2022(7):45-51.
3
彭松乔.
“术归于学”——近30年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国文论境遇反思[J]
.学术论坛,2008,31(3):161-166.
4
徐卫华.
顺应历史潮流 书写大气篇章——浅议文化相对主义与中心主义的关系及文化误读[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1):111-112.
5
潘翠菁.
反映论与主体性理论的分歧[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2(2):28-37.
6
郭正元.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光辉文献[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2):7-12.
7
郑松生.
毛泽东文艺思想再学习[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1-7.
8
高起祥.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论《讲话》的历史功绩与现实指导意义[J]
.北京社会科学,1992(2):4-14.
9
彭启华,刘翘.
试论两种性质的主体性[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31(4):46-51.
10
黄力之.
主体自由意志与唯物史观及其文学观——文学的主体性问题再探讨[J]
.求索,1989(6):81-87.
同被引文献
56
1
包干夫.
继续深入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
.文史哲,1962(2):3-4.
被引量:1
2
辛梧.
在文艺领域对资产阶级专政的战斗纲领——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2):85-89.
被引量:1
3
孙昌熙,韓長經.
继續“进行文艺問題上的两条战线斗爭”[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S6):1-10.
被引量:1
4
王任重.
重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
.文学评论,1960(3):1-3.
被引量:3
5
刘振瀛,卞立强,庞春兰,潘金声.
毛泽东文艺思想在日本[J]
.文学评论,1960(3):99-110.
被引量:9
6
何洛.
坚决贯彻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一周年[J]
.教学与研究,1953(2):5-7.
被引量:1
7
章绍嗣.
《讲话》在国统区的传播和影响[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4(3):80-84.
被引量:3
8
曲若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代意义的几点思考[J]
.文艺评论,1992(3):4-8.
被引量:1
9
杨志恒.
毛泽东论审美创造与接受——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九周年[J]
.东南学术,1991(3):47-50.
被引量:1
10
陈思和.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4(3):8-1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侯容水.
近三年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概述[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8(3):9-14.
2
李惠,高锐.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述评[J]
.社会科学论坛,2022(6):192-2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继红,刘金凤.
传承与重构:从“人民性”到“新人民性”——以《讲话》精神的文学史流变为视角[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5):81-87.
1
张会恩.
诗词是情感的结晶[J]
.老年人,2003(8):48-49.
2
张德强.
漓江侧影(组诗)[J]
.上海文学,1993,0(1):59-60.
3
李高君.
苏轼对自然美的情感寄托[J]
.益阳师专学报,2000,21(2):17-19.
被引量:1
4
帕提古丽·沙迪克.
让爱在班级中流淌[J]
.小说月刊(下半月),2016,0(3):205-206.
5
龚贤.
李商隐无题诗创作艺术说略[J]
.写作,2005(2):15-17.
6
周亚俐.
对高校舞蹈教育的再认识[J]
.音乐大观,2014,0(10):172-173.
7
钱潜.
歌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J]
.艺术教育,2014(9):60-61.
8
齐芳.
论韩愈诗“以丑为美”的特征[J]
.神州,2013(1):7-7.
9
刘永亮,曹波明,胡珊珊.
荣际王朝尴尬梦,名满四海纠结心——元代赵孟頫艺术状态兼文人画简析[J]
.赣商,2014(4):98-101.
10
徐娜.
孙过庭《书谱》的书学理论述略[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7):208-209.
文艺研究
199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