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声性旋法与“苦音”宫调的“游移性”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五声音阶旋法的基本特征 我们讲的五声音阶,是按照我国传统的“宫商角徵羽”五音构成的一种音阶形式。以这种五声音阶组成的音乐,它的旋法可有三种。 第一种,“四度三音列”。这个三音列的音程是大二度加小三度及其变化进行。我们称它为“二三”或“三二”结构。从它的第一音到第三音,又构成纯四度,故称“四度三音列”。
作者
董维松
机构地区
中国音乐学院音研所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14,43,共6页
Journal of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五声性旋法
三音列
五声音阶
游移性
苦音
基本特征
音程
中国传统音乐
五音
五正声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
1
黄翔鹏.
中国古代律学——一种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科学遗产[J]
.音乐研究,1983(4):112-120.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19
1
戴念祖.
中国、希腊和巴比伦:古代东西方的乐律传播问题[J]
.中国音乐学,1993(3):5-16.
被引量:8
2
韩宝强.
音乐家的音准感——与律学有关的听觉心理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2(3):5-19.
被引量:39
3
王允红.
从中国历史上弦准的发展看朱载堉的贡献[J]
.中国音乐学,1992(3):20-25.
被引量:1
4
李方元.
三分损益律的实践历程与理论规范——兼及古代乐律研究中的认识问题[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2):38-45.
5
洛秦.
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命运的思考[J]
.中国音乐学,1987(1):86-92.
被引量:11
6
崔宪.
论律制的结构本质与文化属性[J]
.中国音乐学,2002(1):29-39.
被引量:7
7
周鑫.
略论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的历史命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8):56-57.
被引量:2
8
王允红.
中国古代音律律制简说[J]
.音乐探索,1993(3):15-23.
被引量:2
9
吴春丹.
琴律归属问题之相关研究概要[J]
.黄河之声,2011(22):48-50.
10
宋克宾.
律源、律度、律数、律历——以《吕氏春秋》、《淮南子》为代表的秦汉道家律学“四维”理论结构[J]
.中国音乐,2012(2):69-7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2
1
杨善武.
黄翔鹏先生的苦音观[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4):1-9.
被引量:7
2
童忠良.
从十五调到一百八十调的理论框架——黄翔鹏“同均三宫”学习札记[J]
.音乐研究,1998(1):61-65.
被引量:16
3
焦金海.
筝乐苦音研究[J]
.音乐研究,1998(2):19-29.
被引量:26
4
杨予野.
我对民族音乐学的看法[J]
.音乐研究,1985(1).
被引量:4
5
吕冰.
关于苦音音阶形成的探索[J]
.音乐研究,1985(2):116-119.
被引量:7
6
冯文慈.
略论我国当前律制问题[J]
.音乐研究,1985(3):62-68.
被引量:15
7
李武华.
关于陕西民间的燕乐音阶及清乐音阶的测音与分析[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3):23-27.
被引量:6
8
李玫.
中立音源流之猜想[J]
.中国音乐学,1998(3):116-131.
被引量:9
9
冯文慈.
汉族音阶调式的历史记载和当前实际——维护音阶调式思维的传统特点[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3):6-18.
被引量:30
10
杜亚雄.
裕固族民歌的音乐特色[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3):27-3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6
1
杨善武.
调式辨别的根本依据——乐学规律性(二)——从苦音宫调再谈调式辨别问题之三[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2):4-10.
2
张娜,文玲英.
未萌第二前磨牙畸形中央尖折断致根尖周脓肿1例[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5):636-636.
被引量:1
3
杨善武.
苦音研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理论课题[J]
.中国音乐学,2000(3):50-71.
被引量:12
4
梁袁媛.
精于论证的阶段性成果——《传统宫调与乐学规律研究》读后[J]
.音乐研究,2015(3):120-127.
5
单豫.
肃南裕固族传统民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文化保护[J]
.中华文化论坛,2016(11):104-108.
被引量:2
6
苏金萍.
浅议裕固族传统民歌的音乐特征[J]
.黄河之声,2016(16):99-10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杨善武.
黎英海民族调式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汉族调式及其和声》研究之三[J]
.音乐研究,2004(4):5-22.
被引量:3
2
费师逊.
海上丝路音乐学研究觅踪——外来音律及其民族化问题[J]
.音乐研究,2001(3):27-31.
3
项阳.
拓展“西安鼓乐”研究领域的一点思考[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5(3):5-11.
被引量:7
4
项阳.
功能性·制度·礼俗·两条脉——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认知[J]
.中国音乐,2007(2):25-34.
被引量:48
5
项阳.
传统音乐的个案调查与宏观把握——关于“历史的民族音乐学”[J]
.中国音乐,2008(4):1-7.
被引量:42
6
项阳.
地方官府用乐机构和在籍官属乐人承载的意义[J]
.音乐研究,2011(1):6-14.
被引量:33
7
谢俊仁.
《大还阁琴谱》与古琴律制的转变[J]
.中国音乐学,2013(2):34-39.
被引量:6
8
唐华进.
畸形中央尖致急性根尖周脓肿40例治疗研究[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939-939.
9
谢俊仁.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J]
.音乐传播,2016(2):11-15.
被引量:3
10
吴寄斯.
裕固族音乐考证及民歌传承思路[J]
.贵州民族研究,2017,38(8):136-139.
1
高博均.
五声性旋法探微[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1):36-40.
被引量:2
2
孙振兴.
论音乐旋律与和声的民族风格及时代特点[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7,5(1):2-12.
被引量:1
3
凌端兰.
“神韵”探寻(下)[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9,7(4):3-7.
4
孙振兴.
论音乐的民族风格与时代特点[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7(2):37-38.
被引量:1
5
刘宁.
论当代作曲技法中的汉族民歌音调结构[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1):15-16.
被引量:1
6
廖胜京.
中国五声调式旋律的写作[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2):19-23.
被引量:6
7
王宝龙.
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民歌“五声性”旋法变异研究[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9(1):1-6.
被引量:2
8
乐音.
爽朗朗的笑和情绵绵的笑——简评同词异曲的《老百姓的笑》[J]
.歌海,2006(5):21-21.
9
郝永光.
马可群众歌曲创作风格研究——以《南泥湾》为例[J]
.池州学院学报,2016,30(4):127-129.
被引量:1
10
杨莉.
探“宫商角徵羽”五声的来源[J]
.兰台世界(上旬),2014,0(8):101-102.
被引量: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