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字构形的思维模式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汉字构形的心智特征,归纳出绘形象物、烘托显物、标记指物、借形寓意、符号示意、比形象事、合字会意、加注意符、加注声符、意义合成等十种有关汉字构形的思维模式.
作者
孙雍长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文史研究所古汉语研究室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71-79,共9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构形方式
形象物
汉字构形
初文
象事
思维模式
借形
声符
文字
词的意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68
1
“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阶段性实验报告[J]
.教育研究,1999,20(1):65-68.
被引量:1
2
王作新.
汉字的表现方式与意象思维[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3):45-50.
被引量:12
3
张玉金.
汉字造字法新探[J]
.古汉语研究,1999(4):45-50.
被引量:4
4
王伯熙.
六书第三耦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81(4):167-184.
被引量:7
5
周有光.
文字类型学初探——文字“三相”说[J]
.民族语文,1987(6):5-19.
被引量:10
6
孙雍长.
汉字构形的心智特征(下)[J]
.古汉语研究,1994(3):5-9.
被引量:6
7
张普.
汉字部件分析的方法和理论[J]
.语文研究,1984(1):37-43.
被引量:22
8
李恩江.
六书新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2(4):51-56.
被引量:2
9
嵇山.
汉字创造中的思维[J]
.学术月刊,1996,28(11):94-100.
被引量:4
10
林采佑.
略谈王弼体用范畴之原义──“有体无用”之“用体论”[J]
.哲学研究,1996(11):30-36.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5
1
吴慧,付婷.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辩证思维[J]
.巢湖学院学报,2005,7(1):129-133.
2
王晶.
以“六书”为滥觞的汉字结构类型理论的流变[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1):62-64.
3
白兆麟.
试论国学的三个层面[J]
.学术界,2007(3):139-146.
被引量:3
4
何茂活,程建功.
《武威汉代医简》用字的构形模式分析——武威医简用字“六书”分析之一[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83-86.
被引量:6
5
刘静.
传统“六书说”论评[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5):107-110.
6
王红霞,伊兴荣.
表意字的表意方式[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12):157-159.
7
何茂活.
从《武威汉代医简》说“转注”与“假借”——武威医简用字“六书”分析之二[J]
.河西学院学报,2009,25(1):7-10.
被引量:4
8
陈曦.
字史渊源——《说文解字》之“六书”小考[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5):55-56.
9
王卫兵.
汉字性质研究方法论——“一面看”与“两面看”和“向下看”与“向上看”[J]
.学术界,2015(8):176-183.
10
顾卫国.
基于汉字构型辩证思维方式的标志设计探析[J]
.四川戏剧,2017(8):70-7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王宇华.
论“以事为名”之“事”[J]
.汉字文化,2023(20):139-141.
2
张宁.
六书理论之小议——六书内部形成时间先后的历史探究[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9):56-57.
3
方成慧,周祖亮.
简帛医书语言文字研究现状与展望[J]
.江苏社会科学,2014(5):265-270.
被引量:2
4
柯移顺.
转注新论[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8(3):57-59.
5
任苔蓉.
“转注”及其他[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85-88.
6
贾刚如.
论六书假借为造字法[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04-105.
被引量:3
7
白兆麟.
转注字之类型例析[J]
.长江学术,2007(3):127-129.
8
何茂活.
从《武威汉代医简》说“转注”与“假借”——武威医简用字“六书”分析之二[J]
.河西学院学报,2009,25(1):7-10.
被引量:4
9
何茂活.
武威医简语言文字学价值述要[J]
.河西学院学报,2010,26(3):64-69.
被引量:2
10
张德岁,张雪涛.
国内近十年来“假借”研究综述[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129-133.
1
宁皖平.
从颜色字构形看中国传统文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5):65-69.
被引量:2
2
汪弱之.
“难得糊涂”便是糊涂[J]
.晚报文萃,2016,0(6):33-33.
3
汪强.
“难得糊涂”真的难得?[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6,0(24):68-68.
4
潘杰.
甲骨文非形声合体字与传统会意字的区别[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33-34.
5
苏宝荣.
系字之线索 识字之启迪——“声符为本字”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2(3):1-6.
被引量:5
6
毛元佑.
宋初文武臣僚处世态度之心理分析[J]
.中国史研究,1991(1):72-83.
被引量:1
7
冯良珍.
释“肱”[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7(2):128-128.
8
吴尚夫.
试论合体象形的标界[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3(2):110-115.
9
姜宝昌.
汉字的历史功过和科学性之再认识[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9-14.
10
殷焕先.
关于方言中的破读现象[J]
.文史哲,1987(1):62-67.
被引量:5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