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苗族历史上的四次大迁徒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七省(区);此外,有一部分已移居越南、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及欧美诸国。苗族的这种分布状况,是自古以来不断迁徙的结果。迁徙,是苗族历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 各地苗族世代相传,蚩尤是自己的远祖英雄。这说明,苗族先民是包括在蚩尤部落集团之内的。据汉文献记载。
作者
伍新福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03-110,共8页
Ethno-National Studies
关键词
苗族先民
长江下游
文献记载
部落
黄河下游
贵州
云南
广西
民族
四川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2
1
郭净.
国外苗族人口及其分布[J]
.贵州民族研究,1986,6(4):115-119.
被引量:6
2
胡起望.
乾嘉苗民起义参加人供单简述[J]
.贵州民族研究,1980(3):42-5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
1
谭厚锋.
中国境外苗族的分布与变迁[J]
.贵州民族研究,1997,17(3):112-118.
被引量:13
2
石朝江.
苗族历史上的五次迁徙波[J]
.贵州民族研究,1995,15(1):120-128.
被引量:38
3
丁宏,李如东,郝时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开题实录[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6):47-58.
被引量:4
4
齐玉莹.
贵州苗族地区女性家庭地位与经济发展初探[J]
.改革与战略,2018,34(1):25-28.
被引量:2
5
李安山.
少数民族华侨华人:迁移特点、辨识标准及人数统计[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3):1-18.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143
1
何光岳.
三危、三苗的来源、迁徙和融合[J]
.民族论坛,1983,0(1):58-64.
被引量:2
2
肖文朴.
瑶族“还盘王愿”仪式及其音乐研究[J]
.艺术探索,2007,21(5):29-37.
被引量:10
3
华慧娟.
滇北苗族接受基督教赞美诗的原因初探[J]
.音乐天地,2007(4):36-37.
被引量:1
4
郑淑花.
从殖民地语言政策到民族独立的语言政策——老挝语言政策研究[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6):135-137.
被引量:8
5
哈雷姆特.霍夫曼,向红笳.
西藏萨满教的表现形式[J]
.世界民族,1983(6):49-53.
被引量:3
6
李德龙.
清光绪石印本《黔南苗蛮图说》考补[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2):29-34.
被引量:4
7
汤惠生.
关于萨满教和萨满教研究的思考[J]
.青海社会科学,1997(2):95-102.
被引量:13
8
张北平.
麻山、瑶山扶贫开发:经验与问题[J]
.贵州民族研究,1998,18(2):146-154.
被引量:2
9
李绍明.
唐代西山诸羌考略[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83-95.
被引量:41
10
关于宗教的几个问题——秋浦主编的《萨满教研究》结束语[J]
.民族研究,1981(3):10-1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1
1
马国君.
苗族历史文献及研究述评[J]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6.
被引量:5
2
王建新.
南方民族萨满教研究再议--从宗教学之功过谈起[J]
.思想战线,2012,38(3):12-18.
被引量:6
3
杨琳,陆群.
旅游语境下苗族“接龙”仪式的变化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56-157.
4
杨庭硕.
麻山地区频发性地质灾害的文化反思[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4):2-10.
被引量:2
5
孙果,霍涌泉.
湘西苗族伦理关系的心理意蕴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3,33(5):88-91.
被引量:5
6
王婷.
湘西苗族接龙仪式中“接龙舞”的文化解读[J]
.艺海,2015(5):147-148.
7
杨庭硕.
苗族宗教祭辞中所涉地理标识探析[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4):103-109.
被引量:2
8
李筑艳,龙宇晓.
论知识图谱方法在世界苗学文献分析研究中的应用[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2-6.
被引量:5
9
余金枝.
老挝苗族语言生活的特点及成因分析[J]
.贵州民族研究,2017,38(8):215-221.
被引量:1
10
李权,刘烨.
中华民族百年建构的多重维度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1):19-2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王静.
基督教在海南苗族聚居区传播始末[J]
.新东方,2002,11(5):93-96.
被引量:5
2
马国君,张振兴.
近二十年来“百苗图”研究文献综述[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4):44-52.
被引量:13
3
冯智明.
作为“整体社会事实”的宗教和巫术信仰——瑶族师公、地理先生和杠童的职能实践及其关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2):11-15.
被引量:3
4
王亮亮,杨意蕾.
贫困陷阱与贫困循环研究——以贵州麻山地区代化镇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2):94-101.
被引量:10
5
张建荣.
民族心理视角下民族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6,37(1):213-216.
被引量:2
6
吴才茂,冯贤亮.
请神祈禳:明清以来清水江地区民众日常灾害防范习俗研究[J]
.江汉论坛,2016(2):117-126.
被引量:1
7
陈华栋.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族心理关怀问题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6,37(4):215-218.
被引量:3
8
赵君.
评“巫乐”研究成果三鼎甲[J]
.四川戏剧,2016(9):95-98.
9
唐钱华.
彝族苏尼的萨满特征及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
.宗教学研究,2017(1):193-198.
被引量:3
10
张宝元,杨庭硕.
从“苗族古经”看“万物有灵”信仰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点[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3):91-96.
被引量:1
1
母亲河的危情[J]
.华夏地理,2008(5):212-235.
2
中仁,启予.
韩信的悲剧[J]
.学术论坛,1983,7(2):84-84.
被引量:1
3
王延梯.
《鸿门宴》的思想和艺术[J]
.齐鲁学刊,1978(1):78-80.
4
赵凤良,张广旭.
从对簿公堂到举行婚礼[J]
.家庭·育儿,2001(1):4-6.
5
王颖.
先秦时期冀中的民族及文化状况[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3(3):15-19.
6
刘元林.
浅谈渔业在山东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J]
.东岳论丛,1983,4(5):42-43.
7
史卫红.
从我国拨牙风俗看文化传播[J]
.广西民族研究,1988(3):106-109.
被引量:3
8
徐连城.
春秋初年“盟”的探討[J]
.文史哲,1957(11):37-41.
被引量:9
9
安作璋.
两汉时期山东的社会经济和农民起义[J]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79,24(4):23-35.
被引量:1
10
李建文.
“商人”的由来[J]
.青年科学,2008(6):35-35.
民族研究
199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